有些專傢認為,在套保中,如果現貨和期貨是“主從”的關系,則不用費時費力地估計貝塔系數,直接將β簡單地設為1即可。筆者研究認為,β系數的選擇應該根據投資主體和套期保值目的等不同,而區別對待。投資者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地估計和設定β值,在實戰中不可死板地將β定為1。此外還需對β實施動態管理,做到及時更新。
股指期貨上市交易以來,已平穩運行兩月有餘,根據中金所提供的數據,機構投資者占整個開戶數的3.2%,占總成交量的1%,和國外成熟市場相比,機構投資者的占比偏低。中金所正逐步吸引機構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完善市場結構,發揮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
為瞭幫助廣大投資者提高套期保值實務操作能力,中金所邀請國內外一流股指期貨實務專傢,定期舉辦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研修班,筆者有幸參與瞭其中一期。專傢們從理論和實戰兩個方面毫無保留的介紹,讓筆者感覺受益匪淺。然而討論中,筆者發現有很多投資者就如何設定貝塔(β)系數這一問題存疑頗多。下面簡要介紹一下筆者對該問題研究心得,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於β問題最多的是如何設定β系數,用哪個計量模型估計β,是否需要對β進行動態管理?有些專傢認為,在套保中如果現貨和期貨是“主從”的關系,則直接將β簡單的設為1即可。主要原因是很多人為瞭β系數的估計細節,往往裹足不前,畏首畏尾,錯失套保的最佳時機。而將β系數設為1雖然不是最好的做法,但卻是一個結果不差的選擇。
筆者認為β系數的選擇應該根據投資主體和套保目的等不同,而區別對待。如果投資主體是規模較大的社保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或跟蹤大盤的指數基金等,其在配置資產組合時,經常多元化配置,其投資組合的β系數有可能在1附近,這些機構在做套保是時,將β設為1不失為一種簡單、省時、有效的選擇。
但是,如果投資主體是資金有限、規模較小的基金,或者是以單一行業為投資目標的基金或私募,簡單地將β系數定為1將面臨一定的風險。例如,市場上主要投資於低碳經濟概念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基金(540008)和國內第一隻以“低碳經濟”為投資主題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浙商諾海低碳基金,主要投資“低碳概念股”,而低碳行業的β系數為0.83,期指主力合約6月25日收於2754點,按照2億元的基金規模計算,β系數為1和0.83對應需要買賣的期貨合約分別為242和200手。顯而易見,這時簡單地將β設為1,則有20%左右的風險敞口。此外,如果投資主體是“大非”, 由於個股的β系數差異很大,則更要認真計算所持股票對應的β系數,簡單地將β設為1會承受很大的風險。
如果套保的目的隻是為瞭完全規避風險,筆者認為那些β系數在[0.9,1.0]區間之外的行業,如醫藥、生物制品行業(β系數0.82)、采掘業(β系數1.25),應該盡量選擇本行業自身的β系數,按照β系數為1計算的期貨合約數量將會使投資者承擔很大的風險。
如果套保的目的除瞭完全規避風險之外,還要獲得一定的收益,不可否認,在某些時候簡單地將β設為1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隨漲抗跌”作用。這是因為,如果機構投資者預期大盤將會上漲,所以挑選β系數高 、攻擊力強的股票;或者也有可能是因為某些股票處於超跌狀態(例如近期地產股跌的很多),認為已跌到底,再跌的概率不大。相反如果反彈起來,會比大盤漲的更多。在決定避險時,β系數采用大於1的值 ,就等於抹殺瞭自己的選股佈局,這時將β設為1會起到一定的積極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效果是建立在投資者正確判斷大盤趨勢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判斷錯誤,負面效果也極其明顯。
對於在現貨上投資動則上億的機構投資者而言,β系數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套期保值的成敗,投資者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和套保目的等不同,合理的估計和設定β值,在實戰中不可死板的將β定為1。投資者還需對β實施動態管理,及時的更新β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