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大盤
大盤,通俗點說,就是普遍投資者認為某個指數的走勢變化代表能A股走勢變化的,好比一傢人,得有個當傢做主的一樣,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上證指數是有上海證券交易所公佈的,體現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所有股票總體漲跌情況的一個數字,況且由於上證指數歷史悠久,影響大,上市的公司多及成交量大等,所以最能代表A股的走勢表現,也被大傢習慣稱為大盤指數。而深證證券交易所公佈的深圳綜合指數相比上證指數,各方面的影響力還是弱些的。
上證指數
上漲指數是如何計算的呢?它的計算公式:報告期指數等於(報告期股票總市值除以基期股票總市值)乘以100。基期股票總市值是指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個交易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股票的總市值。可能有的人會有疑問,如果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股本永遠不發生變化還可以,這個數據還值得信賴。但證券市場會有不斷的新股上市,還有增發等,如果還按照這個公司,豈不上證指數要漲上天瞭。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在計算上證指數時,基期股票總市值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則不斷的進行修正。如何修正?比如新股上市,上證指數采用的是上市第11個交易日起計入指數,前10個交易日暫時不納入指數。這個時候呢,基期股票總市值要進行修正,修正後的公式變為:基期股票總市值等於修正前的基期股票總市值加上(新股本乘以第10個交易日該新股收盤價)。這樣修正後,新股上市對於上證指數的不正常影響就基本消除瞭。
(如果我們以上圖為例:1990年12月19日至2008年12月31日。按照公式計算,上漲瞭1720%。)
對於上證指數作為大盤指數,要結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兩大問題來看:
第一,1992年前,上市公司隻有8傢,俗稱的老八股,由於股票稀缺,導致股價很容易遭到大幅上漲,到瞭92年3月份,上證指數就漲瞭9倍(指數1000點)。如果以這個點位為基數,則會發現這期間的主要漲幅,則在最開始的一年多完成的,雖然上證指數18年漲瞭1720%。
第二,新股上市計入指數的時間變化也不同。2007年8月1日才開始實施的上市第11個交易日計入指數;2002年9月23日至2007年1月7日,實施的新股上市首日計入指數;再其後,1999年11月以前是新股上市一個月計入指數;1999年11月至2002年9月23日的新股計入指數是第二個交易日。
雖然上證指數不斷的修正,但新股上市首日的交易日,往往超過其發行價格,及其計入指數的時間不同,這樣會導致上陣指數虛增。其次,還有個重要的原因,上證指數無視非流通股問題,A股有一大批上市公司的是不流通的,即使股改後有瞭流通權,多數上市公司不願意放棄控股權。所以市場資金根本無法參與這些不打算流通的股票買賣,但這些股票因為計算公式的原因,是被納入上證指數統計范圍內。總的來說,投資者感覺到這個上證指數的走勢和自己的感受有所出入,上漲指數作為大盤參考性已經越來越失真瞭。
滬深300指數
上證指數作為大盤參考的意義在下降,而滬深300指數則被認為作為大盤指數則受到大多數投資者的逐步認可。滬深300指數,就是在滬市和深市中共選舉300傢上市公司作為統計樣板,進而計算出股票指數。滬深300指數的計算公式與上證指數的計算公式是類似的,唯一的區別是滬深300指數采用的上市公司股本數據是自由流通的股本,而不是總股本。投資者這裡要註意的是,滬深300指數使用的自由流通股本,可不是在年報中看到的流通股本,兩者有明顯的區別。股改前的非流通股到瞭限售期,都會變成流通股本,而滬深300指數所采用的自由流通股本,則是在流通股本的基礎上,剔除瞭大股東持股、戰略投資者等幾類股份。簡單的理解,滬深300指數所采用的都是在證券市場被交易的股票,這樣的話,滬深300指數就能客觀的反應市場主流資金的波動。
2005年4月8日,滬深300指數正式推出。相比上證指數作為大盤,它的優勢在哪裡呢?
第一:滬深300指數的300種成分股,幾乎囊獲瞭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的精華,是滬深兩市業績穩定、權重占比相對較大的上市公司。而上證指數則包括瞭所有的上市公司,其中績差股、ST股等都在其中,顯然滬深300成分股要優於它。
第二:上證指數中,權重最大的幾隻股票,因為上市較晚,至今大多價格遠遠低於上市首日收盤價,特別是中石油等,對上證指數的拖累較大。反觀滬深300指數,這幾隻股票計算的是流通股本,對指數的拖累則微乎其微。
最後,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也會有相應的調整。總市值排名最後的10隻股票,雖然大盤股的上市,有可能會被調整出大名單;其次,成分股中的ST股、虧損股及財務報表被審計師出具非標意見的上市公司,也會被每半年的定期調整中剔除。總市值最後30名的股票,都有可能在每半年的定期調整中被剔除。另外,投資者註意的是滬深300指數確定成分股名單主要看總市值,但在計算指數則使用自由流通股市值。
誰才是真正的大盤
顯而易見,誰才是真正的大盤,自然是滬深300指數更貼近。而上證指數因為先天性的不足逐步被不認可,指數失真這個詞顯然就是針對它的。當然,當下也有不少投資者喜歡用上證指數作為大盤指數,這也並不是說不可以,作為參考也屬於象征意義多些。指數的後期會逐步的更加細分化,比如創業板指數代表的創業谷、中證1000指數代表的中小盤個股及上漲50指數代表的權重股,還有即將設立的科創板,也是如此。
對於指數的理解,還要明白指數的作用:
(1)用來評估自己的投資水平;
(2)指導你的投資策略。誰是大盤,瞭解及理解其中的指數含義才是根本,至於上證指數還是滬深300指數最具代表大盤的,滬深300最有資格。但落實到個人的實際操作中,你還要根據持有股票所屬的指數板塊再去分析,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操作成功率。拾荒網你的股票專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