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如何系統地學習股票知識

  首先,我們在某搜索引擎上,查詢關鍵字“股票”。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00,000,000個”。  有2個信息比較有趣:  1)“入門基礎知識”被搜索的最多。學習如何炒股的需求,何其壯觀。  2) 搜索結果超過1億個(顯示上限為1億)。
  資訊泛濫,良莠不齊,新手難免迷失方向。  條條大路通羅馬,股票投資,流派眾多:價值投資,趨勢投資,技術分析,量化投資……百傢爭鳴。  即便相同流派,每個人的學習路徑亦不盡相同。  答主偏價值和量化,這裡談談自己的思考。歡迎一起進行建設性的討論。
  系統地學習股票知識,既然提到瞭“系統”二字,我認為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知識:
  1 懂一點歷史。  很多人會奇怪,股票跟歷史有什麼關系。  關系大的去瞭。  美國道瓊斯指數百年走勢:散戶如何系統地學習股票知識,拾荒網  年輕的中國A股,也有自己的歷史:散戶如何系統地學習股票知識,拾荒網  讀史明智,股票市場雖然復雜,但它也像四季一樣,牛熊更迭。  唯一不同的是,它沒有四季那麼分明。  春江水暖,鴨會先知。但在股市裡,妄稱先知的,最後都是騙子。  這裡推薦閱讀《偉大的博弈》和《逃不開的經濟周期》,尤其是前者。  這兩本書通俗易懂,就是講故事,是我學習投資的開手書。  學習瞭這些金融史,我收獲瞭幾個最重要的智慧:  1) 牛熊更迭是常態。漲多瞭自然會跌,跌多瞭自然會漲,這是股票的地心引力。  2) 一個政治、經濟繁榮穩定的國度,雖然短期內可能有大波動,但最後仍然遵守復利定律,持續地創出新高。回首百年,中間大部分的波動都顯得微不足道,肉眼難辨。  3) 雖然②是對的,但一百年太長瞭,大部分人的投資生涯無非是數十年,如果遇到瞭美國1930s開始的大蕭條,持續20年的熊市也是有可能的。  4) “這次並沒有什麼不同”。蔑視一切市場反常的波動,不論多麼大的波動華爾街歷史上都經歷過瞭。  知道瞭這些,2008年的大熊市,2014-2015的牛市,2015年的暴跌……我也可以雲淡風輕。  如果優化資產和配置、做好風險對沖,是我對抗暴跌的招數的話;明史帶來內心的強大,則是我的內功心法。  最後,忘瞭是哪位大師說過的瞭,大意如下:  最蠢的那類人,是吃一塹,還不長一智;  聰明人,從自己的經驗中吸取教訓,不斷成長;  而懂得從他人的生命軌跡中汲取智慧,是擁有大智慧的人。  一個人生命的長度、經歷的故事、遇見的人,終歸是極其有限的。  懂得研究別人的經驗智慧,就等於是給自己的人生開瞭外掛。  讀史明智,或許有點這意思。
  2 懂一點數學。  做投資,懂數學順理成章。這裡要講的是,量化思維。  (此外,做價值投資的話,會計也是必修的課。當然,你可以不用達到專業會計的水準,但基本的財務報表需要看得懂)。  投資領域,感性幾乎沒有什麼用,理性才是王道。而保持理性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懂得量化。  比如,任何一筆投資都必定摻雜著風險,理性的投資人無非是在尋找收益高、風險低的標的,簡單來說,是在尋找數學期望值高的機會。  數學基礎包括:數學期望,復利思維(我在另外一篇回答中詳細解釋過 怎樣一步步地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 – 水湄物語的回答),排列組合,概率……  拿一個最直觀的數學知識案例來說。  賭徒謬誤,也叫蒙地卡羅謬論,是一種錯誤的信念。  拋硬幣,人們知道連續4次正面的概率很小,隻有6.25%。所以當前3次都是正面的時候,賭徒會錯誤地認為,下一次拋出正面的機會會較大。  懂得概率獨立事件的同學會知道,第4次的正反面與前三次沒有關系,仍然是50%:50%。  關於賭徒謬誤,有一個笑話。  一位數學傢,每次坐飛機時,都會在他的行李箱裡裝一顆炸彈。“飛機裡有炸彈的概率極小”,他說,“同時有2顆的概率幾乎為0。所以隻要我帶瞭一顆炸彈,其他人就不可能也帶炸彈瞭……”。  股票短期內的漲跌(沒有莊傢的話),是一種介於獨立事件和不獨立事件的現象。昨天跌瞭,今天漲的概率不一定會比較大。當然,超跌過頭後,股票又有回歸的特性。  長投學堂推薦的入門書籍《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是一本初學者入門財務分析、培養量化思維的佳作。
  3 懂一點經濟學。  這個也無可厚非。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  宏觀領域,至少要知道,利率和通脹等因素,對整個股票市場的影響,對某個行業甚至標的的影響;一個經濟體的產業,發展到某個階段後,會呈現怎樣的結構特征;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證券化率等……  沒有公司是活在真空下的。  微觀領域,一隻股票所處行業的特征、經營狀態,公司是否有規模優勢、品牌或者專利等等……優秀的投資者,能對公司的商業價值和競爭格局有前瞻性的認識和判斷。  學點經濟學的知識,就算你不炒股,我覺得也是很有趣,並且很有用的。誰學誰知道吧。  推薦兩本入門書籍:《股市真規則》,《巴菲特的護城河》。
  4 懂一點心理學。  準確說,是誤判心理學。又來瞭一個奇奇怪怪的學科。  誤判心理學,有很多知識點,我舉幾個常見的,相信看完之後就有體會:  1) 從眾心理,也叫羊群效應,常言的“隨大溜”。  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在漫長的進化生涯中,從眾幫助我們從野獸和災難中生存下來。可以說,我們就是那群懂得從眾的猿猴們的後代。  即便是在今天,從眾有時候也能發揮作用,比如你抵達一個陌生城市的火車站,跟著人流走,一般不會走錯。  但,從眾帶給我們的好處越來越少,帶來的傷害卻越來越多。  尤其是股票市場。  有一群人,2000點時,聽身邊人噴股票後,於是也覺得股票是辣雞;  也有一群人,4000點股神輩出時,看到大傢奔走相告,於是也強勢入市……  這兩群人,通常是同一群人。  他們忘瞭股市周期更迭的法則,他們不知道當門口賣香蕉的大爺都開始炒股、社會的最後一筆資金都進入股市的時候,上漲動力已經不再,剩下隻有暴跌……  他們隻感覺,大傢都在炒股,我如果不炒,這讓我很焦慮;他們隻知道,跟著大傢一起走,這樣比較有安全感……  雪崩的時候,每一片雪花都覺得自己是無辜的。  2) 糾纏於沉沒成本:  一位朋友被一段戀情折磨多年,那女人一次次欺騙他。雖然再跟這個女人維持關系,已經沒有意義瞭,他還是一次次接受瞭她。  我問起他時,他說,他在這段感情裡投入瞭這麼多,現在卻要放棄,是錯誤的。  電影很無聊,一個小時候,我跟朋友說,“走吧,我們回去吧。”她回答:“不行,不能白花這100塊錢買電影票。”  以上是兩個常見的糾纏沉沒成本的例子。  繼續糾結於沉沒成本,隻會讓你付出更多的代價:再被那女人傷害幾次,再浪費1小時在無聊電影上。同時,錯過瞭尋找下一個好女人的機會。  股票投資者,經常成為沉沒成本的受害者。  當他們看好的某隻股票虧損之後,即便知道這隻股票前景不妙,仍然抱住不放,不舍得斬倉出局。  這是不明智的,你過去賺瞭/虧瞭多少,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股票未來的前景和走勢。  要想擺脫這種謬誤,需要理解為什麼我們會糾結於沉沒成本。  3) 短期記憶:  表現為我們更註重短期的記憶,而不是遙遠的以前發生的事情。  人類的記憶力是非線性的,這已經被科學證實。  中國股市6000點的時候,有幾個人還記得歷次股災——盡管隨便打開一個資料,都能看到,歷史上暴跌過N次。  但是……上個月大盤漲瞭15%噢!我的股票上周漲停瞭2次!……這些短期記憶,不斷在洗刷我們的長期記憶。於是我們信心滿滿,認為眼前所見的一切將永久持續下去。  帕斯卡說過,人類的頭腦既是宇宙的光榮,也是宇宙的恥辱。  其他誤判包括:幸存者偏差、膀胱效應、心理錨定、風險厭惡、權威偏誤……等等。  推薦書目:《清醒思考的藝術》。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讀物,可以避免你的思維被污染。
  5 懂一點生物學。  又一個看似離題的學科。  主要觀點是:股票市場是一個不斷進化的系統,就像達爾文祖師爺的“進化論”一樣。它受到經濟體發展階段、資本市場制度、短期市場偏好、隨機大事件等等許多因素的影響。  以價值投資為例,在20世紀的美國市場,主流的估值方法,進行過數次的進化:  1) 1930-1940s,格雷厄姆和戴維多德在《證券分析》裡提出的 賬面價值折扣策略是主流。這是因為,當時美國在經歷史上最大的蕭條。  2) 二戰之後,主流策略是分紅模型,因為人們對1929年的蕭條心有餘悸。以至於1950s,股票分紅收益首次低於債券收益。  3) 1960s出現第三種。從分紅高的股票轉向收益率增長高的公司。  4) 1980s,巴菲特將目光轉向“所有者收益”高的公司或者現金流。  5) 第五種是今天的投資資金的現金回報。  ——這是一步步進化的。  為什麼大盤股和小盤股之間會進行風格切換,而且常常持續數十年?  為什麼中國股市,過去的市值以白酒消費、銀行、制造業為主,而現在計算機科技、互聯網占據越來越多的份額?  養老金入市、股票註冊制等制度變化,會帶來哪些變化?  如果未來發生瞭大盤/小盤股(類似美國當年的漂亮50)的泡沫崩盤,對後續幾十年的市場風格,會發生怎樣的影響?  最關鍵的,現在有效的某個策略,未來還會繼續有效嗎?
  6 喝一點雞湯。  股票投資門檻很低,滿18歲,開個戶,就開始瞭。  但為什麼無數人折戟其中呢?  這是因為它有許多的隱性門檻。  經濟原理告訴我們,要獲得超額收益,需要越過以下兩種門檻中的至少一種:  1) 信息門檻:絕大部分人,與要人都沒交情,所以是沒有信息優勢的。  不過這也是相對,通過信息的查詢收集,你可以比1000點時對股票毫不關心、4000點時心急火燎入場的那些同學,掌握更多的資訊。  2) 能力門檻:你的思維更理性、分析更縝密、眼光更獨到,其他人達不到你的水平。  這錢就是歸你賺的。  資本市場,洪水猛獸。唯一能保護你的,就是思考。
  7 潑一盆冷水。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拾荒網|10Huang.CN 」收集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