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民炒股的投資陋習

  淺談投資股票的三種錯誤姿勢  第一、憑感覺、聽消息(決定過於輕率,缺乏主見)  感覺往往是一剎那的意識,受情緒而非理性主導,也許有一絲邏輯和經驗的影響,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些許邏輯和經驗可以忽略不計。  消息除瞭傳遞和表達本身附帶的文字含義,並沒有更多的指導意義,有時甚至會將真實的信息掩蓋遮藏。  首先我們要認清自己,所有的直覺幾乎都是市場給你的心理暗示,並不是理性邏輯後分析的反饋;其次我們沒有市場第一手消息的獲取渠道,等消息到瞭我們手裡,早不知道被人咀嚼過多少遍,市場要麼提前消化,要麼佈好誘人的陷阱等著聽消息操作者入網。  憑感覺、聽消息投資股票的大多數人,幾乎都處在資本市場食物鏈的末端,建議這些人還是玩指數基金定投吧。  第二、追漲、殺跌(當接盤俠,交出帶血的籌碼)  投資股票的過程,是一個與成千上萬的投資者同時參與的股票即時定價遊戲。  在A股市場的每個交易日都有4個小時的交易時間,折算後為4*3600=14400秒。如果按數學的方法統計,假設一隻股票的單日參與交易賬戶數為N,每個市場參與者出價1-2次,則理論上單日可能出現的價格數量可能有14400*N~28800*N(A股買入T+1制度,賣出T+0制度)。  由於存在成交量和成交價的因素,實際不可能出現這麼多個價位,股票價格大多數時候都圍繞一定的價位上下或者單向波動,超過瞭會有人賣出,低瞭會被人買入。這在某種程度上預示瞭一個殘酷的現實,多數人都不具備定價的能力或實力,隻能被動跟隨市場價格做買入或賣出的決定,或者等待市場的價格落入自己預設的價格區間。選擇等待的投資者,往往是少數,即使如一些大戶、機構在這上面做的也不夠好,因為這既需要具有判斷標的合理價格區間的能力,還要具備很好的耐心,抵抗市場誘惑,不受外力幹擾。  多數投資者都在股價漲到階段高點的時候,按捺不住買入的欲望,因為在此刻看來,市場遍地都是賺錢發大財的機會,於是乎借錢炒股上杠桿。又或者是在股價跌到階段低點的時候,抵禦不住賣出的沖動,似乎賣的晚瞭一點,拿著的股票會一文不值,財富就此蒸發,結果急急忙忙的斬倉離場,一割到底。  2014-2016年才經歷過一輪追漲殺跌,教訓深刻啊。  市場上股票的價格受多方面影響,很難給出一個準確價格,但是由於其本身的資產屬性,能產生紅利收入,存在真實的價值,具有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而這個價格區間往往是由資金來報價,最後由籌碼持有者來確認。把股票定價過程看成一個遊戲的話,有資格坐在主桌臺面上的,一個是手握資金的買方,一個是手持股票籌碼的賣方。大多數時候,買方和賣方的身份是重疊的,市場上有一個普遍的現象,籌碼的價格隨集中度增大而上升,隨集中度減小而下降,這很“市場”.沒聽說過嗎?“隻有壟斷瞭它,才能有暴利。”  股價雖然不可預測,但是可以度量,在你沒搞懂它價值之前,學會怎麼搞懂它,不然永遠不知道何時該出手,何時該等待。  第三、不總結、無邏輯(投資行為表現為過度的隨意性)  市場的實質是一個定價遊戲,A、B、C多方互博最後形成一個市場價格,用金錢和籌碼來定價和議價,遊戲再怎麼玩,也都要按套路出牌,玩的久瞭,有些套路會變個花樣玩,不過本質不變,無非是怎麼養肥瞭園子裡的韭菜,再怎麼收割的問題,如此重復循環。雖然股票市場雖然具備正和市場的條件,但大多數時候表現的是一個零和甚至負和市場的特征。  做過無數筆買賣操作,隻看得見每筆操作的盈虧,卻不思考每次操作得失背後的緣由,從不做總結。所有的得失僅僅留存在紛繁錯亂的記憶中,模糊且不夠精確,很難在實際操作中起到作用。  在買賣股票的過程中,捋順邏輯應當成為我們最終決策的前提。不具備邏輯的決策行為,往往偏離有利於自己的方向。每個人都可以建立適合自己操作習慣的投資邏輯,在總結投資得失的基礎上,結合一些價值判斷的方式方法,培養出良好的交易習慣。  我們在投資上不斷嘗試,要勤於總結過去,每一段經歷都是寶貴的資源,正視自己過往的得失,凝練出價值,才能找到未來的方向。  「 拾荒網|10Huang.CN 」精誠收集。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