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MACD的體系下衡量走勢力度,就不可避免的要對MACD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要研究MACD,就必須對其構造原理進行深入的研究。前面在講走勢力度的時候,隻是初步的探究瞭一下MACD,這裡就來深入的研究一下MACD的優缺點。
MACD的指標公式如下: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DIF-DEA)*2,COLORSTICK;
詳細解釋一下,DIF就是白線,DEA就是黃線,MACD就是紅色柱子,每一句的冒號後面的是指標的計算方法,最後的分號的計算結束。
第一句公式,顯然是兩個值的差,這兩個值分別是收盤價的12天指數移動平均和26天指數移動平均。EMA是指數移動平均的函數,EMA(CLOSE,12)就是收盤價的12天指數移動平均,CLOSE是收盤價,簡寫作C,EMA(COLSE,12)的計算方法為:EMA(C,12)=[2*C+(12-1)*EMA']/(12+1),其中EMP'是前一日的EMP(C,12)值。將上面的公式繼續展開:EMA(C,12)=[2*C+(12-1)*EMA']/(12+1)=(2/13)*C+(11/13)*EMA'=(2/13)*C+EMA'-(2/13)EMA'=[(2/13)*(C-EMA')]+EMA',最終得到公式:EMA(C,12)=[(2/13)*(C-EMA')]+EMA'。由於EMA'是前一日的EMA值,所以已經是確定的,所以當日的EMA的值是否增加,就取決於當日的收盤價是否高於前一日的EMA值,也就是EMA'的值。可見EMA這個函數的計算方式是很註重當日走勢的,所有的股票軟件都會有一個叫做EXPMA的主圖指標,該指標就是指數移動平均,也就是EMA函數算法的結果,在主圖顯示該指標,並調節參數為12,26,就得到瞭EMA(C,12)和EMA(C,26)的值,圖中兩線的差值,就是DIF的值。這是不是和最初定義的兩條均線的差值作為力度計算的方式一樣。
由上面的分析知道,EMA(C,12)的增量是(2/13)*(C-EMA') 【註,這裡的EMA'為前一日的EMA(C,12)】,EMA(C,26)的增量是(2/27)*(C-EMA') 【註,這裡的EMA’為前一日的EMA(C,26)】 ,很顯然的,當收盤價距離EMA(C,26)比較遠的時候,EMA(C,12)和EMA(C,26)的增量會比較接近甚至低於後者,這時,就會出現DIF白線不能繼續上升甚至下跌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隻要稍微放慢一些走勢的速度,讓EMA(C,26)跟上來一些,就可以再次使得白線上漲,這就是通道中經常出現的情況。
這裡還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為什麼MACD指標中的0軸線是強弱分界線,因為0軸線,其實就EMA(C,12)和EMA(C,26)金叉死叉的位置。
第二句公式,形式上和第一句極其類似,和EXPMA線完全一樣,不一樣的是計算的內容。前面講的,是計算收盤價的指數移動平均,而這裡是白線DIF的指數移動平均,根據上面的分析就很容易明白,在白線上穿或下穿黃線以前,黃線是不會轉折的。所以黃線,體現的白線的趨勢。
第三句公式很簡單,就是白線價值減去黃線值,乘以2.
指數移動平均線,和另一最常用的簡單移動平均線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所有的股票軟件,打開之後,主圖默認的均線指標,就是簡單移動平均。以5日移動平均線為例,其公式為:MA(C,5);。它的計算方法是,將最近5天的收盤價相加,然後除以5。這裡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後一日的5日均線的算法,是最近4日的收盤價相加,再加後一日的收盤價,除以5,這裡,有4天的收盤價都沒有變,隻是將4日之前的收盤價,換成瞭後一日的收盤價來計算的。如果後一日的收盤價高於4日前的收盤價,那麼5日均線的值就繼續增加,如果後一日的收盤價低於4日前的收盤價,5日均線的值就下降。所以,N日均線走勢的轉折,就是與N日之前的收盤價相比較。
顯然,均線的計算方法,更加重視某一段時間的走勢的總體狀況,而對於當日的走勢不是特別的在意。而前面講的指數移動平均線,即重視某一段時間的走勢總體狀況,又重視當日的走勢,和其對於整體趨勢的相對關系,所以指數移動平均線比普通的均線更加能代表走勢的趨勢。
如果看不懂上面的純理論分析,那麼下面附一張表格,可以根據表格參照上面的分析來理解本節內容。參數設計較短,主要來體現一下原理,註意轉折的位置,其實在同樣的參數下,MACD是要比均線快的。
註,本節先給出一些MACD的基本設計原理和周邊情況,下一節將在從多個角度來分析MACD系統,以剔除一些虛假信號,識別一些微弱信號,以便更好的判斷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