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沙貝克(Richard Schabacker 1902–1938)–資本市場技術分析之父!
他第一個將通用圖表的形態分類,研究創立瞭著名的“逆轉與持續”理論、“裂口”理論和“支撐與阻力”理論,並將趨勢線的使用定型及充分的強調瞭支撐位和阻力位的重要性。(“箱體”理論的前身)
理查德·沙貝克先生告誡我們:“如果市場或某一具體交易標的的價格的走勢並沒有符合某人原來的分析,那麼市場本身就是在告誡他:改變原來的分析或者選擇抽身離場,直至建立新的、符合市場走勢的分析為止!”市場永遠是對的!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唯有順勢而為這一條正確的道路可行,隻有這樣亦唯有這樣,才會減少損失乃至於獲利。所以請您一定要牢記:“永遠不要同價格記錄紙帶去爭辮!”
1 逆轉與持續理論
理查德·沙貝克先生認為:市場(交易標的的價格)運動的基本架構是由逆轉形態和持續形態所構成的。
當市場(交易標的的價格)運動的態勢一旦確立之後,它就會沿著既有的運行方向(趨勢)持續運動,直到有外力來改變這種運動方向為止。
2 裂口(缺口)理論
裂口可分為普通性裂口、突破性裂口,持續性裂口和衰竭性裂口四種。其中,普通性裂口發生在市場(交易標的的價格)所形成的形態之內,一般沒有具體指導交易方向的特別意義,所以也就無須勞心費神的去分析研究它瞭。
突破性裂口通常是以有效突破市場(交易標的的價格)所形成的形態的邊界線(頸線、阻力線或者支撐線)的形式而形成的,即在市場(交易標的的價格)移動出其所形成的形態時所產生的。突破性裂口對指引交易方向具有極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持續性裂口及衰竭性裂口均與形態無關,它們產生於市場(交易標的的價格)快速運動的階段中,相當容易辯認。
普通性裂口及衰竭性裂口大多數於短時間內被完全回補掉,而突破性裂口和持續性裂口大多數要用較長的時間才可能被完全回補掉。綜合而言:在一個上升趨勢行情中,裂口出現越多,則表示趨勢可能越快接近於終結。
如下圖所示:
3 支撐與阻力理論
“支撐”與“阻力”—詞作專業術語在技術分析中被普遍的使用,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支撐”與“阻力”一詞真正的含義呢?
“支撐” 是指在某一價格區間內有大量的市場需求以使原本下跌的趨勢至少受到阻礙抑或是完全的改變瞭這種趨勢而形成上升趨勢。同理,“阻力”是指在某一價格區間內有大量的市場供給以使原本上升的趨勢至少受阻礙抑或是完全的改變瞭這種趨勢而形成下跌的趨勢。
理論上講,在任何一個位置上均有一定量的供給和一定量的需求,兩者的相對數量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並決定著價格運行的趨勢。一個“支撐”區間代表著一定時間內的市場需求的集中,而一個“阻力”區間則代表著一定時間內的市場供給的集中,當“支撐”區間一旦被有效突破,就有可能成為下一上升趨勢的“阻力”區間。同樣,當“阻力”區間一旦被有效突破,就有可能成為下一下跌趨勢的“支撐”區間。
“支撐與阻力理論”的示意圖:
判斷“支撐”與“阻力”強度的三要素:即成交量,“河寬”值(“阻力”區間與“支撐”區間之間的幅度)和所經歷的時間。“支撐”區間和“阻力”區間的成交量越大,所經歷的時間越長及“河寬”值幅度越大則其對日後交易標的價格所形成的“支撐”和“阻力”強度就越大。
提示:向上突破“阻力”區間時一定要有成交量同步放大的配合方為有效,而向下突破“支撐”區間時則不需要成交量同步放大的配合即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