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易模式
描述:二板,午後板,一般是2.30左右,根據首板的情況二板的放量情況不太相同,一般為近期常量成交的6倍左右。但有一點毋庸置疑,一定是放量確認的2板。而且,個股的邏輯一定要是相對獨立的龍頭。
首板之後,第二天早盤高開沖高,摸板或不摸板後回落,全天在均線附近徘徊,不能跌破紅盤,成交量最好不要放的太大,如果前一天是放量板,最好到倍量為宜,午後2.30左右有資金點火。
參與方式:在均線附近埋伏或者打板,第二天早盤視情況沖高離場。第一天埋伏的安全墊還是很高的,第二天的盈虧在8:2左右。打板的確定性更好一些,目前這種情況封板失敗的例子還是小概率事件,不過利潤少一些。
案例:
1、杭氧股份,02-08,或為莊票,相對比較獨立的走勢,第二天低開直接往上拉,給瞭10個點肉。——玩法創始人
2、太化股份,或為山西國改,相對比較獨立的走勢,同期票還有界龍實業+國際實業,第二天小高開沖高給瞭10個點肉。——玩法確認者
3、建設機械,或有跟風福建水泥的意思,機械板塊龍頭,第二天小幅低開直接網上拉,給瞭10個點的肉。——玩法復制者
4、金圓股份,水泥板塊,日內龍頭,當期人氣龍頭是福建水泥,第二天小幅低開直接拉,給瞭10個點的肉,賣點稍微差一點的3個點+。——玩法跟隨者
5、亞星化學,摘帽概念,人氣龍頭,和中油資本打配合,第二天大幅高開直接拉板,一定程度上形成瞭一致預期,那麼就離結束不遠瞭,給瞭10個點的肉。——玩法大幅發酵
6、佛塑科技,鋰電池概念,次日淪為跟風,2板確認跟隨科恒股份,第三天直接悶殺,當然科恒股份也算是被悶的,不排除和氛圍有一定的關系。——後知後覺接盤俠
關於這個模式就說這些,截止到雄塑科技不代表這個模式就成為過去式瞭,別忘瞭資本市場無非就是簡單的東西在變化著重復,而股民的記憶大概會比魚的時間長一點吧,而且在不斷的一批批更新換代。
另外,用心的朋友應該發現瞭,羅頓發展也是類似的情況,但我為什麼沒提羅頓發展,因為它的身上或許又涵蓋著另外一個模式,對比一下摩恩電氣、花王股份、羅頓發展。隻是簡單舉兩個例子,千變萬化的創新模式市場從來都不缺,缺的是發現它的眼睛,炒股別忘瞭帶上心。
二、誰吃肉,誰接盤
1、模式的discovere是吃肉者,也是這個市場最善於思考,最善於研究的那批人,走在邏輯的最前端,不過相對的他們的風險也是非常高的,因為很可能這種模式不被市場認可。
2、模式的確認者,放到打板的邏輯裡,這相當於是打確認2板的選手,他們的風險相對首板(模式的discovere)是小瞭很多的。他們幾乎也是食物鏈上端吃肉的那一批,確認之後的路無非就是加速瞭,亞星化學的例子。(確認2板後基本都是加速)。
3、模式的復制者,或者說跟隨者,風險相對前兩者小瞭很多很多,所以吃大肉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而相對的風險卻是非常小的,也是整個食物鏈條上最大的獲利者,上述的例子幾乎每一筆進去都是隔日10個點的肉。
4、後知後覺的接盤者,毫無疑問就是一個模式被大范圍知道後,大傢都知道隻要這個時候進去就大概率賺錢的時候,就是over的時候瞭。再自作聰明沖進去的人,也罷,如果沒有這批人,這個市場怎麼做財富的重新分配,股市存在的意義又何在呢?
這就像先覺者會在熊市的末端去佈局,用時間成本去熬黎明前的等待,跟隨者在趨勢確認之後進去吃大肉,然後到牛市頂端的時候總有一批狂熱分子義無反顧的沖進去接盤,他們還一廂情願的認為牛市來瞭不進場的都是傻逼。
三、思考,簡單總結
和這個市場接觸的越深越久,就會越發現它其實沒有那麼多規律可循,它最大的規律就是變化,而這個變化就是資本的逐利性賦予的,每個進來的人都想賺錢,那麼就要想盡辦法走在邏輯的最前端。隻有源源不斷的創新,源源不斷的適應,才能與市場共長存。
有一個悖論,或許你也發現瞭,聰明的發現者們未必是吃大肉,有大成者,因為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不被市場(大眾)認可從而失敗的概率是非常之高的。而恰恰是那一批嗅覺最敏銳的跟隨者,才是大贏傢,風險小收益高。
所以,Tobea跟隨者,聰明的跟隨者,嗅覺最敏銳的跟隨者,千萬不要做一個後知後覺的接盤俠卻不自知,還以趨勢交易者自居。拾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