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會遇到讀者留這樣的問題:今天打板(接力)XXX錯在哪,這個股票邏輯不是很硬嗎,為什麼會大跌?如何規避?
同樣是3進4(2進3等等),我買瞭A,沒買B,A跌停瞭,B漲停瞭,我錯在哪。
它不是昨天最強龍頭嗎,尾盤那麼剛就封住瞭,為什麼今天直接摁跌停,我錯在哪?
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做短線,思考不要太線性。所謂線性,就是因為XXX,所以會漲/會跌。比如,因為這個票產品漲價,今年年化PE才10倍,所以會漲。無論結果判斷得對不對,至少這個邏輯這是不對的,不全面的。
一個股票,短線漲跌大概會受4個因素影響:
A。個股自身邏輯強不強 (邏輯對應的所謂目標空間價)
B。個股對於這個邏輯的發酵程度 如果屬於連板股,它還會受到個股自身的連板分歧一致的情緒周期影響
C。市場整體賺錢效應(中級周期)所處階段
D。市場小級別的情緒周期所處階段
而這四個因素彼此之間又相互影響。
如果,你面對一隻股票,尤其是連板股票,基於短線操作,判斷它漲跌,如果你隻考慮瞭一個因素,那麼就叫線性思考。無論你的漲跌結論是對的還是錯的,本質上都是錯的。(隻是運氣好蒙對罷瞭。)
你把這四個因素都考慮到瞭,然後做出的漲跌判斷,才有價值去復盤它更深層次的對錯,比如說面對股票中二線龍頭票晉級票裡最不確定性的東西:隨機性。
由於這個框架比較復雜,我們來舉一個例子,串講:
比如最近比較火的計算器票:環氧丙烷以及它的下遊冷鏈材料硬泡聚醚漲價,催生出的二線龍頭股:紅寶麗。
我們主要來分析8月11日尾盤,它放量被砸開板的時候,和8月12日早盤,為什麼不值得去做龍頭股穿越接力。即:為什麼不值得去做它的3進4。
我們用上面四個框架去分別回答:
1.紅寶麗的個股邏輯硬不硬
簡單來說,大概就是,有一個化工產品叫環氧丙烷,7月份價格漲瞭70%。而環氧丙烷可以生產一個產品叫:硬泡聚醚。這個硬泡聚醚是用來做冰箱的隔熱材料的。搭上瞭今年很熱的疫苗冷鏈題材。所以這個產品也在漲價,價格兩周漲瞭20%。
而紅寶麗是既有原材料環氧丙烷,又生產產品硬泡聚醚。
然後就是算業績,噼裡啪啦算一圈,大概算出來年化利潤7億。從它啟動的時候,市值35億左右,對應年化PE 5倍。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又是一隻類似沈陽化工?表面上是,但實際並不全部是這樣。
首先,紅寶麗的環氧丙烷並未達產,是個未來產量,其次註意,這裡是年化利潤,所謂年化利潤,就是單純用現在的價格,理想化乘以全部產量,算出來的。
這個年化利潤本來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數據,它的價值在於,當情緒來的時候,大傢願意以此為參照,算出預期估值。它本身不是一個真的業績數據。
比如,年化利潤這個詞的第一個發明者,2017年7月,有個賣方喊出方大碳素2017年年化凈利潤60多億。於是股價一個月漲瞭2倍。但實際上,當年方大碳素真正的業績是36億。雖然業績也很好,但是差瞭一半多。
所以,這種年化利潤,是一種情緒計算,你不能不當真 ,因為在當時漲價背景下,大傢是願意相信的,炒股本來就是超預期。但是你又不能全當真 ,因為周期股,永遠是周期股,不可能拿成長股,消費股的估值去計算它。它的業績不具備長時間的可持續性。(說白瞭就是,你可以算出它下個季度業績暴漲,但是你肯定知道3年後,它業績就又回歸常態瞭,因為漲價是周期性的,不可持續。)
一半當真的人,會在它的主升浪裡積極買入,走弱賣出。全當真的人,往往是開始不信,最後高位接盤,還傻乎乎格局鎖倉,被套在山頂,美名其曰價值投資。
其次,環氧丙烷這個價格能否持續也是未知數。
再者,如果你沒有那麼強的基本面研究能力(實際上,這個跟本沒涉及到什麼深度研究,你簡單搞清楚價格和產能就弄清楚瞭,不要自我抗拒。)還有一個指標可以大概看出,市場對這個邏輯的認可程度。
中軍票的走勢。
環氧丙烷最正宗的公司,是濱化股份,它是正兒八經的有產能的。紅寶麗更像一半題材龍頭,一半基本面。
而當紅寶麗連續一字板的時候,濱化股份的走勢是這樣的:
受紅寶麗的連續一字影響,它連續兩天高開低走。至少側面體現出,市場資金是不怎麼認可這個邏輯的真實強度的。(註意:不怎麼認可,和不認可是不一樣的。類似將信將疑。)
上面分析瞭這麼多,得出幾個結論:
這個產品確實在漲價,邏輯上確實算一個不錯的題材
但是市場並沒有太當真,當下更多是當成一個短線題材在炒作
既然說到這,我就多說幾句,關於基本面的理解:當下不怎麼認可,將信將疑,長遠來看,未必是壞事,說明還有預期差存在。如果這個邏輯真的好,未來,還有一個從不怎麼認可,到全面認可的過程。
但是,想要有這個全面認可的結果,需要這個邏輯有進一步的催化來證明自己:比如,過幾個月,化工品價格一直在漲,真正確認可持續的漲價。 比如,公司被證明業績真的落地瞭,又或者進一步的行業消息,比方說某個冷鏈冰箱廠傢抱怨買不到硬泡聚醚等等。(類似前陣子張文宏醫生說當下疫苗瓶子比疫苗還難生產,引爆瞭疫苗瓶子的全面上漲。)
如果你喜歡研究基本面,可以往這方面去深入,最後你會發現非常有趣,尤其自己的預判在一步步落地的時候,會特別有成就感。而且,這種研究技術門檻並不高,更多的,是願意付出耐心和時間。
比如我新招的一個研究員,去年本科剛畢業,之前對基本面研究一無所知,但是就是很有激情,愛鉆研。今年他連續在啟動前,給我科普瞭,東安動力,浙礦股份,紅寶麗,新日恒力,長源東谷等票的邏輯。
所以,不要一上來就說自己小散戶沒有條件做研究 ,做研究這件事情,你隻要有時間,有意願外加一個正確的研究框架就行瞭。主要還是想不想花時間投入。心裡老想撿現成,這是不對的。
扯遠瞭,我們回到話題裡。關於紅寶麗這個票的第一個問題:這個票邏輯硬不硬的答案是:
以後怎樣不知道,至少在當下,它的邏輯還不錯,但是市場將信將疑,當題材炒。
第二個問題: 個股對於這個邏輯的發酵程度 如果屬於連板股,它還會受到個股自身的連板分歧一致的情緒周期影響
我們簡單從走勢,就能看出,它的邏輯已經發酵,走瞭兩波瞭。且第二波,是以首板突破箱體,連續一字的形式晉級。8月10日尾盤,從一致轉向放量分歧。勉強封住。
然後我們來看看當天收盤的連板股陣型:
很明顯,你會發現沒一個邏輯強硬,這幾個票沒有一個能打的。像極瞭犄角旮旯補漲小龍頭票。看上去,都是一波流選手。
而它在當天的市場連板陣型地位上,就是一個二線小龍頭,比高度,比不上深南股份,比盤口,比不上渤海輪渡,比邏輯,比不上主線軍工的航天機電。
所以,要說它的盤面地位,它頂多就是:有潛力通過弱轉強升級成一線龍頭。但這隻是有潛力 ,在當時,它就是一個二線龍頭,還是靠一字板上位的非換手二線小題材龍頭。
所以,如果說,你非要去賭它能成龍頭,它弱轉強之後的打板可能是個跟隨確認點,而非在它弱轉強之前低吸,賭它會弱轉強。
懂這個意思吧?
第三個問題: 市場整體賺錢效應(中級周期)所處階段
平時這個話題不好回答,因為很難確認具體的階段,具有模糊性。但是8月11日,8月12日,看上證指數也能看出來:
處於一個大行情的衰退階段。相信這個大傢沒有什麼異議吧。
第四個問題: 市場小級別的情緒周期所處階段
小級別情緒周期,8月11日,尾盤跳水,很顯然,情緒衰退初期,8月12日開盤,至少要繼續衰退的,盤中V不V先不說,至少先得扛過開盤的情緒衰退。
考慮完這個四個問題,其實8月11日尾盤,8月12日開盤該不該接接力紅寶麗,博它後面的可能的弱轉強,晉級成一線龍頭,這個問題就有明確答案瞭:
市場處於中級周期衰退階段,小情緒周期的衰退初期,雙重共振下,本質上所有龍頭都不應該去買入。買入就是賭大小。賭隨機性。一旦錯,基本就是跌停。
同時,二線龍頭就更不值得去博弈瞭。非要買,應該是打板,確認個股穿越瞭這個情緒調整。而非提前預判式買入。
最後,硬要說紅寶麗8月12日的買入,絕對不是開盤,開盤是小情緒周期的繼續衰退階段,拾荒網專註短線漲停板打板技術技巧進階。而到盤中,盤面有V跡象,小周期開始進入啟動,那麼你尾盤要去博弈一下紅寶麗的邏輯很硬,參與小情緒周期啟動階段的翹板反彈,勉強算可以吧。次日市場情緒反彈,它反包也給你一個漲停板。(側面說明邏輯還是比較硬。)
但是,這是硬買,實際上,中級情緒周期處於衰退階段,這種交易是沒有太必要的。
說白瞭,中級情緒周期衰退期,疊加小級別情緒周期衰退初期階段,不要去預判式買入已經分歧的二線龍頭。雖然它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大多數失敗,很容易要虧一個跌停。
非要買,一定是等小級別情緒周期衰退末期,有新周期啟動跡象的時候,跟隨打板。
換句話說,市場要開始跌瞭,股票出現分歧松動,你這時候不能去買它,賭它會穿越。
而是,市場已經跌瞭,股票分歧之後,又走強瞭,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去跟隨做穿越。
所以,龍頭股不是亂買的,一定要考慮這幾個節點和節奏問題,如果你不思考這些,就是單純懷著僥幸心理賭一把的話,為什麼非要在所有條件都不利於你的時候賭?為什麼不能在大盤很強的時候去賭?
人性往往喜歡逆向,一旦做成會很爽。實際上這是愚蠢的表現。長期一定負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