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開盤,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全面註冊制之後到底還能不能職業炒股瞭?
分兩個問題思考,一是這個市場還有沒有可能復制趙老哥的8年一萬倍的神話,或者誕生下一個涅槃重生、退學炒股甚至北京炒傢?二是自己到底是不是炒股這塊料?
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創業板20cm後,市場先是一片悲觀,參考科創板的經驗,覺得20cm之後無板可打,然後出人意料的誕生瞭個天山生物,
市場開始挖掘中小盤垃圾股一頓輪炒,最後被監管強行熄火,淪落到做半路首板選手的套利博弈,而無人接力。
為什麼無人接力呢?表面上是監管,實質上我理解,20cm加快瞭分歧的節奏,可能日內就完成瞭一致轉分歧,所以創業板連板股的首陰是沒有價值的,這對接力資金是很不友好的,因為做錯隻能割肉瞭。還有就是20cm後加大瞭對接力資金規模的要求,10cm情況下很容易就造成稀缺性,把很多人都堵在場外,而20cm讓更多想參與的人都參與進來瞭,高位接力資金越來越少,而20cm連板卻對高位接力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多,形成矛盾。簡單說就是沒錢。
如果說全市場都實行註冊制之後,沒有連板股將會是常態,好的股票將繼續抱團,走勢參考智飛生物、卓勝微這種,跌下去又漲上來,漲上來又跌下去,趨勢上揚。
而大部分垃圾股則趨勢向下,偶爾來個20cm抽搐下,繼續跌。
想象一下,你能用超短的思路在大票上賺大錢嗎?這個效率肯定極低,時間成本很高。舉個例子,每輪牛市券商都頂在最前頭,看看東方財富,對於板客來講幾乎沒有買點,因為20cm的漲停估計要兩三百億規模之巨,顯然市場錢不夠,隻能是趨勢向上漲不停不停漲,而這種大票等到你關註時還有20%以上空間的一年次數肯定很少見。再看最近翻倍的國盛金控,隻要你敢於參與,吃個20%還是很容易的,這就是效率。總結來說全面20cm之後,投機效率會降低,難度也會加大,對於頻繁交易的短線客虧錢概率極高。
第二個問題,A股市場這麼多股民,到底有多少人是適合炒股的?能在股市生存的人,放在其他行業,隻要付出同等的努力一定也能活得很好。本質上參與門檻越低的事情,成功率越低。為什麼?你要反過來想,如果參與門檻越低成功率越高的話,那豈不是每個人都是成功者?市場越公平越透明,運氣、超越常人的理解力等奇特點就會有極大的影響力,甚至改變終局。
我們可以用數據說話,看看自己的交割單,到底哪些貢獻瞭收益哪些貢獻瞭虧損。我總結下自己的,
盈利方面:打新股、做無漲跌幅的新股貢獻第一,其次是牛市號角的券商,最後是階段熱點的趨勢大牛股。
虧損方面:一是退潮期去強做轉世活口,虧損嚴重;二是重倉追高看起來風險不大的大盤股,把大盤股當短線炒作。這很有迷惑性,因為覺得風險不大,所以買賣點隨意瞭,倉位也敢懟上去,然後超預期的下跌,最低點就割肉,之後又慢慢悠悠地漲上去瞭。總的分析來看,市場全面註冊制之後,我的盈利點(連板)沒有瞭,反而暴露瞭我的虧損點(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