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做投資的朋友聊天,這個朋友是這波鋰電池行情主升浪的最起點的時候,開始拉著我關註的。
大概就是天齊鋰業公告債務面臨即將到期無法解決那會兒。當時定性非常足:但凡債務解決,至少值800億。(當時300多億。)
一個大的主升行情想要賺到錢,有兩個基本因素:一個是關註的得夠早,二是定性得足夠清晰準確。
這波鋰電行情,我們這兩點都做到瞭,自然是賺瞭一些錢。
但是做完討論的時候,又覺得有些遺憾:這麼精準的預判,這麼大的行情,本應該賺到更多才對。
朋友甚至拿《大空頭》舉例:看看人傢在一場大行情裡,賺瞭多少錢。而對比之下,我們承受的煎熬也好,做的有效前瞻性判斷也好,都不會差太多,可是收益結果就差很多瞭。
好比,受瞭一樣的苦,你封瞭諸侯上將軍,我才隻是小知縣的感覺。
這不是得瞭便宜還賣乖,這是適當性反思,看看哪裡還有做的不夠的地方。
我們聊瞭很多問題,其中有一個偏向於短線的,可以拿出來大傢一起探討一下:
在一個流動性非常好,市場專註度核心的強趨勢股,出現盤中砸跌停,意味著什麼?
大概有兩種解讀:
1、短線獲利盤的集中兌現,行情未結束
2、籌碼開始出現信心松動,主升行情到頭瞭,剩下就是艱難的高位振蕩
這兩種解讀,意味著截然不同的後市判斷。
那麼也意味著,如果能夠準確的從一個強趨勢股的跌停裡,區分出是上面兩點中的哪一點,會讓大行情最後所能獲得的收益上一個臺階。
因為,主升浪也分階段,第一階段往往是艱難小漲,如果扛過分歧,第二階段的主升才是瘋狂無厘頭的。
比如把天齊鋰業箭頭裡的三次盤中暴跌把握好的話,後面才迎來真正的快速主升浪,對比之前的那些漲幅,簡直又艱難,漲幅又低。
這裡你很難單純通過股票是不是處於高位,來做判斷的。畢竟,高位這種東西是相對的,50塊漲到200塊,那麼200塊是高位,但是200塊後面如果再漲到1000塊,在回頭來看,這200塊是啟動位置。然而當我們身處200塊的時候,你隻能看到是從50元漲上來的,這裡很高瞭,卻無法知道未來是怎樣的,是繼續漲,還是跌回50元。
我和朋友基本都是在圖中的幾個箭頭位置前後失去重倉,後面雖然再買回來,但是也是按照短線模式,倉位就沒那麼重,耐心也沒那麼足。
比如,第一個箭頭處,你能辨別是獲利盤回吐,能反包,這裡知道加倉,但是後面就比較難瞭。
所以,如何區分這兩點呢?
我們給出瞭很多分析思路,但是因為是復盤,因為已經知道結果瞭,難免總結起來有些執果索因,所以多數技術性總結是不太有效的。
有幾點,可以分享:
A。當你面對事先有大行情預判,且事實也走出這種跡象瞭,面對前面幾次分歧和跌停,要提醒自己除瞭存在結束,還存在中繼的可能。
且分歧次數不僅僅是1次,2次,可能是多次的。
B。高位面對分歧,要有回到初心的冷靜。
漲瞭大傢都有信心,跌瞭大傢都會懷疑恐慌,這是人之常情。也很難在當時局中,給出更多基於短線的理性分析。更有價值的是最初的邏輯是怎樣的,破瞭嗎。
C。加減倉都要謹慎,這裡無關加減結果的對錯,關乎的是:因為交易,而導致的籌碼松動。
會不自覺從賺邏輯的錢,變成賺交易波動的錢。很容易越做越短。
D。中途少交流,尤其是中途來的人。這裡的信息也同樣無關乎對錯,而是在於擾亂初心。在整個趨勢中途,正確的信息也會擾亂信心。
一個強趨勢主升浪大行情,一部分賺的是邏輯的錢,一部分賺的是情緒的錢。而它倆會在趨勢中,相互幹擾。拾荒網,一個有價值的炒股知識網站。
比如當年的方大碳素,一戰:
中途的幾天調整,也是處於高位,也是暴跌砸跌停,而最後見頂也是類似的:
你看這兩個分時有什麼不同。基本是一樣的。
包括目標價,實際上,當時在最頂部,按照所謂目標價測算,還有一倍以上空間。但就是已經見頂瞭。
所以,面對強趨勢股的分時跌停,如何區分這兩點:
1、短線獲利盤的集中兌現,行情未結束
2、籌碼開始出現信心松動,主升行情到頭瞭,剩下就是艱難的高位振蕩
並沒有標準答案。
更重要的是,你要意識到,存在這兩種可能,然後去根據當時情況,具體分析。
但願,下一次能做的更好。
這種不斷的反思與精進,也是交易生涯的一大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