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有些傳言,久瞭仿佛成瞭真理。但是如果我們深入思考就會發現是個誤區。此之謂以訛傳訛。
比如:喜新厭舊。
為瞭增加這句話的真理性和權威性,有人托趙老哥之名來表達這個觀點。原文如下:
有新題材,堅決拋棄舊題材。
隻有新題材,才有凝聚市場裡最敏銳,最犀利的那股資金。
其實,這句話並非趙老哥親自所言,而是有人托名所寫。當然,也有人說經過趙老哥追認。
我的觀點是,即使這句話是趙老哥本人親口所言,哪怕是徐翔所言,甚至索羅斯所言、巴菲特所言,我們也可以對其進行重新思考。
不唯上,不唯權威,隻唯市場。
根據我對市場多年的觀察,我發現“新舊”問題,不能這樣武斷,不能一刀切。
有時候,市場是喜新厭舊,但更多的時候,市場並不是按照題材的新舊來運作,而是按照題材的大小和級別來運作。
也就是說,喜新厭舊連半句真理都不是。
什麼時候市場是喜新厭舊呢?兩種情況:
一種是題材級別和大小差不多,所以隻能按照新舊來劃分。
另一種是老題材、大題材周期走完,產生虧錢效應,這個時候出現個新題材才吃香。
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題材總是新的好呢?那是記憶偏差,或者根本無法識別題材級別大小,總是從新舊去思考問題。
舉個例子,從春節到現在,核心的題材是什麼?
是兩個東西,一個是碳中和,一個醫美。
按說,這兩個都是老題材瞭,但是直到今天,它們依然是市場的主角。
君不見:
哈三聯、蘇寧環球、融鈺集團、朗姿股份一直在述說醫美的故事;
長源電力、福建金森、順控發展、華銀電力一直在碳中和的賽道上奔跑?
期間多少所謂的“新題材”都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比如
新疆棉花
中伊朗合作
計劃生育
海南島
日本核輻射
……..
當然,它們“新”的那一剎那,是風光過二三天,但其賺錢效應和產生龍頭的空間高度,遠遠不如碳中和和醫美。
如果你要信瞭“有新題材、堅決拋棄舊題材”,那你就錯過瞭醫美賽道和碳中和賽道的很多牛股。
不光今年,去年也是。2020年,市場最老的也是最長的題材是白酒和疫情,它們幾乎跨度瞭年去一年,從來也沒有因為題材老而失去魅力。甚至,其熱點和跨度都已經到瞭今年,乃至當下。比如大豪科技、舍得酒業、未名醫藥、復星醫藥,等等,等等。
一個題材,不能因為老,而一桿子把它打死。隻要它的級別夠大,它的賽道夠漫長,它就一直可以老樹發新芽。
再比如,2014-2015年的大牛市,市場最老的題材,也成瞭最持久的題材,那就是一帶一路和互聯網+。其中一帶一路這個題材從2014年開始炒,從中國南車、中鐵二局開始,炒到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遠洋、中國交建,等等等等,後來都延長到瞭2017年的,西部建設、天山生物,都還是在講一帶一路的故事。而互聯網+也是貫穿整個牛市的首尾。
其實,這種現象可以歸宿到任何一輪牛市,比如2006–2007年的牛市,整個市場圍繞有色、房地產和銀行,整整炒瞭2年多。
其中案例,不勝枚舉、就不再贅述。
追古溯今,至少說明一個道理:題材不怕老。
那怕什麼?
怕沒有級別,怕無法發酵。更怕成不瞭主線,無法容納主力資金深度入駐。
隻要一個題材能夠發酵成主線,成長為賽道性的力量,再老再舊都不成問題。
在我的眼裡,題材新舊不是關鍵,題材的發酵性才是關鍵。題材與主力資金互相對眼才是命門。
當然,我並不是反對新題材,故意就不喜歡新題材。相反,我也積極擁抱任何新題材,我每天都會閱讀大量的新聞和最新資訊,積極尋找新東西。
但,我看新東西並非以“新”為唯一角度,而是看“新”能否被超級資金相中。如果無法相中,它新又有何幹?
每天新東西多的去瞭,新的熱點層出不窮,但大多數成瞭炮灰。而成長為賽道性力量的,寥寥無幾。
有些朋友天天喜歡追逐熱點,天天在新的新聞和字眼裡過分解讀,過多埋伏,結果一個個新熱點都成瞭啞炮。而主線的熱點們繼續講述著龍頭的故事,繼續奏樂,繼續舞。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這些朋友誤解瞭“喜新厭舊”,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新”的挖掘上,而忘記瞭“級別性”、“主線性“和”賽道性”。
更忘記瞭“新舊”隻是淺層維度,主力資金深度入駐和相互合拍才是深層維度。
其實,不同級別和境界玩傢,對新舊問題的在乎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大級別玩傢,在乎的是題材的持續性,小級別的玩傢,在乎的是題材的新鮮勁。題材持續才能玩得大,玩得深。題材新鮮,縱容玩得刺激,但容易疲於奔命,淺嘗輒止。你讓大玩傢怎麼可能每一天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深度,深入,才是大玩傢在乎的東西。拾荒網(10Huang.CN),專註短線龍頭戰法技術技巧進階。
所以,今後看市場,不要僅僅看誰是新熱點,誰是舊熱點,而是要看誰是市場的主線,誰是大玩傢深紮根的地方。
如是,
你將看到不一樣的市場!
成為不一樣的玩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