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股,低吸買入與突破買入,哪種效率更高?(圖解)

昨天止損瞭華菱鋼鐵,目前繼續持有華友鈷業。

周期股,低吸買入與突破買入,哪種效率更高?(圖解),拾荒網

華菱鋼鐵破瞭預設的止損線。

周期股,低吸買入與突破買入,哪種效率更高?(圖解),拾荒網

華友鈷業沒有跌破支撐,繼續拿住。

可以預料的是,華菱雖然止損,但未來幾月內(甚至幾周內)必超過現在股價,所以如果看做長線票,可以繼續持有。但就現在操作的模式,破支撐就要止損,而不是考慮更長周期。如不這樣操作,就是散戶們常說的:短線變中線,中線變長線。

上次的投票結果這樣:

周期股,低吸買入與突破買入,哪種效率更高?(圖解),拾荒網

我個人的標準答案是:兩個都行,看情況。

如果一定要從兩個選一個的話,或者做為初學者和剛建立操作系統的朋友,我建議:突破買入好

為什麼 ?

先解釋一下:做為此文談論的“低吸”而言,並不是“強勢股”的低吸,也不是什麼“龍回頭” “首陰”的低吸。總之,不是超短票的低吸,而是周期股或者底部股票的低吸。從股票類型也能看出:華友和華菱,既不是小盤股也不算題材股。

因為:做為超短的“低吸”,其低吸的買點幾乎是唯一的,是一天完成的、甚至在一天的某幾秒完成、隻有在某個分時形態或某種題材聯動或其他聯動的情況下發生。其買點既唯一又短暫。錯過這個買點,該買入方式就不正確。

本文討論的“低吸”,買點較漫長,可以幾天甚至一兩個月買進,其買點是好多個,因此不適合一次性全倉買入,往往分批買入以平均成本。

這樣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做為多次,長期買入的“低吸”,由於其買點的天生“缺陷”,(註意是打引號的,並非真正缺陷),會造成買入者模菱兩可,就是說,在買點上就是犯瞭錯,也無大礙,多次買入一定會攤低成本。

由於本文不討論超短的低吸,那麼直接說突破買入的優勢:

突破買入的買點具有唯一性,就是當天的開盤或收盤某個時間點完成,具有唯一性。當然從倉位管理上,也不是一次性將倉位打滿,而是有一次或兩次加倉機會,但加倉點也是唯一的,確定的。

不確定的、模菱兩可的低吸為什麼不如確定性的突破買入呢?

從實際效果上看,兩者差別不大。比如低吸的華菱,一定是11月25日大漲時拋出,而收益不菲;低吸的華友,也一定是前些天已經拋掉而賣飛。

而同樣突破買入的華菱,第二天還盈利,拖到昨天就變止損瞭;突破買入的華友,一直拿到現在,獲利不菲。

從操作者的“提高效率”上,兩者差別很大。“提高效率”就是指股民的操作水平的提升速度,明顯看出來:突破買入更容易總結,更快反饋。而低吸買入,大大延長瞭提升的時間周期。

“功夫,一橫一豎,對的,站著;錯的,躺下 ”,

突破買入,就是一橫一豎。

說瞭半天,感覺跑得有點遠。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