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與盈虧比與你的模式有很大關系,這個是需要細致去分析的。
1.追強勢股。比如你喜歡10個點以上當板塊確認龍頭,有資金掃單的時候,你願意高價買。比如醫藥的龍發。但是你要面臨的風險是,醫藥是輪動板塊,並不是主線,當日能否封板或隔日能否有溢價不好說。好處是卡對瞭當日有收益,隔日有沖高那就更好。你的研究對象重點是打板的那批資金的喜好。
2.預判偏跟隨低吸。比如你認為醫藥會輪動或光伏會加強,那麼你可以很早的時候就關註醫藥的龍發,甚至吉藥控股等。或者中來強勢,你關註啟迪設計或嘉寓股份等。那麼你預判一旦中來2B,資金必然來搞辨識度。那麼比如0軸附近低吸啟迪。這樣的好處是。一旦預判錯誤,當天沖高回落或第二天的低開,至少不會虧啥,但如果卡對瞭,就是大肉。
3.打板龍頭。這個又是一套邏輯,打板的重點是思考隔日的溢價,所以思考需要更謹慎。錯瞭可能大面,對瞭類似中來,隔日20個點。
這3者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盈虧是同源的,所有才有瞭超短生態。每個模式你練好瞭,都是賺錢。
評價模式的關鍵點
1、如果你出手錯瞭,小虧。這個可能占據你操作的比如30-40%。
2、如果你出手對瞭,大賺。這個可能占據你操作次數的比如20%-30%
3、出手不強不弱,小賺。這個估計也有30%
那麼當你一個月看下來,整體盈利比如10%,20%都可以。那這個模式就是成功的。
那麼沿著這個目標,你們需要的是優化你的出手確定性
1、比如什麼環境,什麼確定性條件下,出手成功率高,那就要去深度復盤,進行比對。
比如前面江淮汽車破板後再次走強上板,你半路長安汽車。齊魯銀行轉強,你半路中銀證券。在前面的比如那時山峽加強,做常山和中絨。嘉寓上板,你做秀強股份等等。反復去思考,提高大賺比例。降低大虧比例。
不要小看這些盤中細節,大資金很多就看重這個。這些畢竟是資金當日博弈出來的結果。
2、其次是圍繞你這個操作系統,去深度比對環境,板塊博弈,賺虧效應下的出手方向,提供你的思路支持。這個我每次都說這次機會沒瞭,或下個機會在哪裡,這些方向性思考是我找操作對象支持的關鍵。
因為你始終要回答:你手裡的股憑什麼場外資金要給你抬轎。
3、如果買錯瞭或者不如預期,那麼你的操作慣,比如前面我說的行情好板塊強等沖高砸,行情不好板塊無力要早點出。那麼這些就是補救措施,也要反復去研究。也不要小看,每次盡量賣好點,一個月下來收益也不得瞭。
這個就是你需要思考的3個維度,確定性,邏輯支撐,補救措施。
到瞭盤中,你始終心裡在算賬,這個方向這個個股盈虧比可以,或確定性很高,價格高點也行。
那就按你的模式做就行瞭。沒做好,那就對著你做錯和做對的反復比較,為何做錯?(千萬不要來一句,沖動瞭就完瞭,要反復思考明白)
我的操作模式裡面,我賺的最多的就是當日卡對或沖高較強但板塊不算強(因為我做的是率先走強的),隔日板塊加強,然後大肉。這就是我要反復去重復的
到瞭盤中猶豫不前,這個也想做,那個也想搞,這個後悔,那個後悔,那還搞啥超短啊,腦袋都是暈的。
這次應該說清楚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