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戰操作,尤其是操作K線的時候,心中要有一個很強烈的預期,即你會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如果發生瞭什麼,你對應的思路和所造成的預期。
由於必漲形態的K線,最終的結果都是漲停,所以必漲形態,對應著分別是低吸、追漲、打板三種模式共存的狀態。
我以主升浪空中加油為例,詳細說說三種不同模式的操作原理和時機
當個股突破箱體形成上升趨勢,所有籌碼進入解放狀態。
第一個圈的空中加油
空中加油如何形成的回落,當股價突破箱體向上突破時候,空間被打開,此時最為迫切的資金,當屬追漲打板資金,因為邏輯驅動個股出現向上拉抬,對應的走勢就是節節拉高,最後漲停板。
這是追漲資金的最本質的預期,漲停板
而此時由於獲利拋盤湧現,無法持續拉升,加上外界的因素疊加,走勢很可能就會停一停,股價回落,形成空中加油走勢。由於空中加油是在上升趨勢下形成的,勢還在,股價還有上升動能。
那麼次日就會有兩種情況出現
1)追漲資金要看看承接,低吸資金入場
2)追漲資金不想看承接,繼續加速買入,股價持續新高所以對應的走勢就已經出現瞭
這兩個圖很好的闡釋瞭,一個是由追漲資金承擔的進攻,一個是由低吸資金承擔的防守。
先講,低吸,低吸由於本身就是在低買,他不清楚是否會上漲,但是隻要上漲瞭,他的贏面是相對較大的,比如第一個圈,低吸資金買入起碼要比追漲資金低兩個點的成本。
因為成本優勢所以使得低吸資金在日常交易中,更果斷出手,更容易獲取單日大幅收益,而因為他根本不看後續追漲資金介入後的盤面阻力,所以很多時候,容易形成大跌,更大的風險來源於次日。
比如嘉凱城後面這個低吸點,走勢上和第一個紅圈是一樣的,都是做空中加油,但是受其他因素印象而大幅下挫,造成瞭大虧。這是低吸在參與過程的風險。
追漲,則是看到市場出現瞭相對阻力較小的盤面特征後再進行出擊,他的進攻性更佳,但是也容易形成日內的回調。
如果早盤進行追漲,日內就會出現3個點以上的回調,但是進攻性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旦成功,就是漲停接力對應大幅高開。日肉10個點+,由於在追漲過程中,確定性要遠高於低吸。
當個股被打板資金,接力後,博弈空間就會打開,而打板是市場場內合力最足的方式,也是確定性最高的,因為是市場的明星品種,隻要封板越早,得到市場的溢價也會越高。而風險也是最大的,由於上板提供瞭巨大的個股流動性,上市公司的潛伏盤會蜂擁而出,一旦無法承接,就是大面。高效承接自然大肉。
熟悉瞭K線的幾種操作模式之後在臨盤的時候,最先要確定的是,你操作的個股屬於什麼模式,你確定瞭是低吸還是追漲,亦或者是打板。確定之後,才能有買點。
比如低吸,你得明確低吸的條件,他必須是綠盤,沒有綠盤反身向上不可追入,因為跟你模式不符合,而絕大多數的人,看著低吸的模式做著追漲的事情,我來告訴你這個風險在哪裡
比如這個股,在這一天,很多資金在等著低吸,原本你的計劃也是低吸,但是個股偏不下跌,反身大幅上漲,於是,你就最高瞭,尾盤下跌,你就虧瞭3個點。次日低開,割肉5個點。
這就是大部分虧錢的真實案例。
而且在你心理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怎麼為什麼我追漲總是虧,從概率上來講,也應該大肉一次啊,怎麼99%都是虧錢埃
原因就在於你買的股根本就是被追漲打板資金淘汰的個股,你多是從自身持股出發。
低吸的個股之所以很難成為追漲資金的熱衷,原因在於本身他就是有一定的下跌預期。
而真正追漲資金買的時候,往往次日的預期要好於,原本低吸個股,突然暴漲而產生的預期好。
故而K線操作的最佳時機在該低吸的時候,堅決低吸。在該追漲的時候,堅決追漲。在該打板的時候,堅決打板
那麼到底低吸的買點有哪幾類呢,追漲的買點有哪幾類呢。
上述的案例,你會發現,低吸和追漲風馬牛不相及,低吸的標的追漲看不上,追漲的標的,低吸的不會低吸。
那麼低吸到底是以什麼作為獲利基礎呢?
目前市場上所有的活躍資金,最為活躍的就是追漲資金,追漲資金的預期是連板,隻要非連板,不論個股好壞,都是盡快出局。
而這就是低吸資金獲利的根本,追漲標的都是活性充足,未來都有無限可能性的標的,而一旦追漲資金,大面積的撤退,必然伴隨放量下跌,此時砸出來的量就是低吸的買點。
兩日分時圖,早盤明豐特紙砸出瞭昨天的追漲量,此時就是買點,恐慌低吸買點就是發源於此,甚至可以說,低吸的精髓基本都集中於此。那麼追漲的買點呢,剛好反過來,低吸資金獲利之後,再次超預期拉升。
這是追漲的確定性買點。
大傢記住這兩個買點,後面的分時,我會詳細的強調具體的細節。
在職業生涯裡,我覺得心態占瞭七分,技術占瞭三分,欲速則不達,不論是一開始的胡亂追漲,還是聽信消息,一部分暴富心態占據瞭整個操作思維,而超短,其實是最不可測的東西,你越想要,得到的越少。
哪怕最具確定性的打板,也應當心存敬畏,能做的是很少,隻是在你預想的計劃內,去做執行。很多人總想戰勝市場,最後都會一敗塗地,順勢而為,尤為重要。
我最明顯的心態變化,我感觸最深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買入股票,不再擔心股票會怎麼走,我覺得這種心態很難得,我記得我剛炒股的時候,對股票放的心思太多,以至於股票的些許波動,就讓我焦慮不安。
因為焦慮不安,時常賣在最低點,買在最高點。經常在電腦前貼上紀律,但是基本上紀律沒有什麼用。
知行合一一直很難做到,我以前一直歸結於行沒做好,其實感覺是知上面出瞭問題,而出現知上面的問題,在於自己對於經驗熟悉的不好,歷史不會一模一樣重復,但會高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