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權與IF滬深300股指期貨交易的主要區別

本著“高標準、穩起步”建設金融期貨市場的原則,國內股指期貨交易平穩推出兩年,投資參與者不但要有資金實力,還需具備投資知識以及風險承受能力。股指期權與股指期貨似同根而生,均屬在股指現貨基礎上產生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相同的標的物和交割方式,都可作為具有賣空機制的金融工具廣泛被運用在套期保值操作上。兩者的收益亦直接取決於標的股指的價格變化,因此兩者相結合可以設計出多種多樣的投資組合。比如,在預期股指期貨下跌的可能性較大時,投資者可以賣空股指期貨,並買入看漲期權避險。如果預期正確,該投資者將放棄執行期權,雖然損失瞭期權費,但在股指期貨交易中獲得瞭收益;若判斷有誤,股指期貨上漲,該投資者可以行使期權,來彌補期貨交易的虧損。

盡管股指期權與股指期貨有著緊密聯系,但兩者在交易方式、權利義務以及盈虧風險層面存在根本區別。作為權利交易,股指期權實質上通過不對等的權利義務分割將權利與義務分別定價,如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權利金)後,擁有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或一段時間內,以事先約定的股指點位,向交易對手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約定股指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此外,相對於股指期貨交易雙方的資金占用而言,股指期權交易買方的資金占用較低,可作為規避期貨市場風險的有效工具。

股指期權與股指期貨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第一,權利義務不同。股指期貨賦予持有人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即合約到期時,持有人必須按照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指數。股指期權的多頭隻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空頭隻有義務而不享有權利。

第二,收益風險不同。期貨交易雙方承擔對等的盈虧風險。而在期權交易中,期權買方承擔有限風險(即損失權利金的風險),而盈利確有可能無限放大;期權賣方則相反,享有有限收益(以所獲得權利金為限),而其潛在風險很大,因此交易雙方在風險收益配比上是不對稱的。

第三,保證金制度不同。期貨交易,無論是賣方還是賣方,都需要一定的保證金作為抵押。期權交易中,期權買方不受保證金制度拘束,保證金僅對期權賣方有所要求。

第四,杠桿效應不同。股指期貨的杠桿效應主要體現為,利用較低保證金交易較大數額的合約。期權的杠桿效應則體現在期權本身定價所具有的杠桿性上。

第五,套期保值與盈利性的權衡。股指期貨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中,規避不利風險同時也放棄瞭收益變動增長的可能。股指期權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中,鎖定管理風險的同時,還預留進一步盈利的空間,即股指往不利方向運動時可及時鎖定風險,往有利方向運動時又可以獲取盈利。

FIA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度全球場內衍生品交易量總額為249.72億張,其中,期權合約交易量約為120.27億張,較2011年增幅達16%。作為交易體量占比最大的股指類衍生產品,股指期權雖然產生時間晚於股指期貨,但它以其方便、靈活、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受到投資者,尤其是套期保值者的青睞。伴隨著交易品種的不斷創新,股指期權交易量持續攀升,在金融衍生品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