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與軍事的共同點:都是復雜的人類大腦規劃、認知、記憶、調整行為,都受到原始人類大腦情緒的強烈幹擾;都是一個歷史進程,結果未知,當下的狀態永遠是信息不完整、不對稱,軍事行動中對手常常故意釋放假信息,交易中也有價格操縱者故意制造虛假的交易信號。交易與軍事的不同:軍事鬥爭的對手是明確清晰的,而交易則沒有一個明確的對手,市場既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對手;軍事鬥爭是你死我活,而交易則可以選擇不參與。我們對交易有完全的主導權。軍事鬥爭保密要做好,交易也要做好保密,但敵人可能已經看瞭底牌瞭。縱觀歷史,傑出的軍事傢和優秀的交易員都非常稀缺。為什麼會如此稀缺?有那麼多的軍事院校和商學院,為什麼難以培養出持續盈利的交易員和戰場上的常勝將軍?或者,交易/軍事大師是天生的嗎?如果後天可以習得,那需要怎樣的方法和過程才能達到常勝境界?軍事/交易的研究、決策過程的獨特之處在哪兒?軍事參謀和分析師,指揮官和交易員之間的思維差異在哪兒?一、粟裕的早期成長經歷粟裕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公認的戰神。評價他的戰功,一是看戰鬥統計數據(參考《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三年戰績》1949年版)。二看同代人的評價。 在1955年授銜討論到粟裕軍銜問題時,mao*不僅要給粟裕授元帥銜,而且給予瞭粟裕極高的評價。mao*說:“論功、論歷、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呀?”同樣被視為軍事天才的lin*對粟裕的每一次戰役都仔細研究推敲,結論是粟裕打的是神仙仗,有些仗他打不來。zhu*和lbc對粟裕的評價極高,劉在1949年認為粟是解放軍最優秀的指揮員。他的對手胡璉說“土木不及一粟”(土木指蔣陳的王牌主力,將星璀璨)。連一向視中國戰場為陪襯的斯大林都認為粟裕指揮的淮海戰役可以媲美二戰中任何一次經典戰役。正因為有瞭粟裕的反復堅持和傑出業績,1948年中共中央放棄原定的下江南計劃,改為在華東和中原進行戰略決戰。這讓mao*之前估算的五年擊敗國民黨的計劃整整提前瞭至少三年。然而,粟裕並沒有正規軍事學校的學習經歷。他剛當兵時頭顱就中過一彈,1930年富平戰鬥中被炮彈擊中頭部。頭部受傷傷害瞭他的視覺神經,而頭疼折磨他終生。他的左臂在未實施麻醉的情況下進行瞭取彈手術,導致殘疾。應該說,他的身體條件對於從事軍事指揮這樣高強度的腦力和體力活動是不利的。 他的指揮藝術,完全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以超出尋常的專註、努力、不斷的在失敗中學習從而逐步發展出的獨特能力。這能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習得。與傑出交易員一樣,粟裕在成為軍事傢之前也歷經過學習、受挫和自我探索過程。根據《粟裕戰爭回憶錄》,在紅軍時期粟裕從mao*和zhu*身上學到瞭遊擊戰精髓。“戰爭有它自己的規律,克敵制勝的辦法必須依據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和戰爭的內在規律去尋找”.這好比一個交易員入門時遇到正確的老師(J.L同樣有入門老師,告訴他觀察市場本身的行為遠比閱讀華爾街日報重要)。井岡山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實事求是,如果換到交易上面,那就是尊重市場,放棄一切教條主義的東西,或者說,是思維的固化框架。這是他的幸運,因為類似戰爭或者交易這種復雜多變的思維過程,很多時候一開始的學習方向就是錯誤的,比如金融學裡面的“有效市場理論”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這些偏重於解釋的模型試圖將復雜的交易現象簡化,並且提出瞭一套基於想象而不是真實歷史經驗的相關性和因果性來解釋這些現象。這種思維框架就會成為我們認知真實市場的障礙。跟隨老師學習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則是自我的受挫和學習。早年粟裕最大的挫折之一是抗日先遣隊的徹底失敗。這個教訓如此之大,以至於粟裕去世後把一部分骨灰埋葬在軍事失敗開始的譚傢橋。這種受挫讓粟裕充分意識到自己指揮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自身問題,這種糾正過程往往是代價越大,解決問題就越徹底。在反圍剿時期粟裕學習到另外一個重要經驗是戰略問題。“作為軍事指揮員應該懂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個指揮員對戰略問題有瞭較深刻的理解,有瞭清醒的頭腦,才能運籌自如地指揮作戰。” 這表明他已經從更多的維度理解戰爭。對於任何一個復雜決策,從簡單的線性思維發展到復雜性思維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在接下來三年艱苦卓絕的浙南遊擊戰時期,粟裕在井岡山經驗基礎上實踐和發展著戰爭理念和技術。這個時段他完全失去瞭與上級的聯系,客觀上不受外部幹擾,完全對自己的決策負責,如果決策失敗,代價就是自己和部隊的生命。這是一段最磨練他心智的時期。這也是他從朱毛的學生和手下成長為獨立指揮員最重要的過渡時期。從他總結的經驗可以看出他開始形成瞭自我的體系。他提出瞭六點遊擊戰經驗。這六點原則完全是來自於敵強我弱生死存亡的實踐。1.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2.不在消滅敵人,而在消磨敵人;3.支配敵人,掌握主動;4.積極進攻,絕少防禦;5.飄忽不定,出沒無常;6.越是敵人後方,越是容易成功。這些經驗的一部分也被總結成“敵進我進”.這是後來mao*講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重要的實踐來源之一。這就是一個軍事傢的成長歷程,差不多用瞭十年時間。限於篇幅,對粟裕後續軍事思想的發展不再贅述,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閱讀《粟裕戰爭回憶錄》。二、交易與兵法交易與兵法有何類似之處?或者,交易研究與一般的券商賣方研究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北大教授李零在《唯一的規則》裡面把這個道理講透瞭。我覺得他講的比我透,所以直接引用李教授的原文。講思想,就是把兵法當作一種行動哲學、鬥爭哲學來講,說明兵法是一種處於高度對抗狀態下,急需靈活反應,判斷勝於認知,行動勝於言語的思維方式。行動者的所有認知,都是“知之”加“不知”,千瘡百孔,充滿懷疑、猜測、危險性和不確定性。朝好瞭講是“藝術”,朝壞瞭講是“賭博”,特別不像“科學”.我一直認為,這更接近人類思維的真相,也更能反映人類認識的全體。簡單總結,就是:判斷勝於認知,行動勝於語言。三、從粟裕兵法學習交易粟裕兵法對交易的啟示:正視弱者的地位。粟裕兵法的訣竅之一是以弱勝強。這相當於交易員承認市場的力量。無論是誰,跟市場相比,都是弱者。尊重客觀事實,尊重市場力量,哪怕你明知市場有時候是非理性的。正如孫子所言,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像水一樣承認自己的卑微與弱小,恰恰是以弱勝強的關鍵。生存第一,積小勝為大勝。在缺乏外部補給的情況下,一切都隻有靠從對手獲取。粟裕兵法講究以戰養戰。孫子兵法也說,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回到交易而言,這要求進入交易時必須足夠謹慎,認錯動作必須足夠快,盡量減少資本大幅減少的可能性。這是每一個交易員都必經的過程。很多傳奇交易員都有早年破產經歷。謹慎如索羅斯,也在早年爆倉過。條件優渥的經濟學傢凱恩斯則在交易中經歷多次破產。當交易不利時第一是保持實力,不與市場做任何爭辯,這是生存法則。對戰鬥機會的極端珍視。為確保勝率,粟裕珍惜每一次戰鬥機會。對交易而言,就是對每一筆交易都足夠認真,確保交易完全符合設定後再進入。大意和失敗往往來源於成功,這條準則在交易順風期尤其重要。包括粟裕本人在內,孟良崮戰役後他也經歷瞭兩個多月的低潮期,老吃敗仗。因為,巨大的勝利就是最大的敵人。J.L在1929年賺取瞭1億美元後在隨後的五年裡虧掉瞭8000萬美元,這又是另外一個案例。戰前對所有信息盡可能的全面掌握,同時意識到戰局瞬息萬變,隨時應對新的變化。以地圖為例,地圖是作戰最重要的資料之一。粟裕是地圖迷,在一些重要戰鬥前他會親自勘測戰鬥現場,弄清楚每一條道路、水塘和籬笆的具體位置。回到交易,那就是交易員必須瞭解影響交易品種的所有要素,無論定性還是定量。除瞭掌握影響價格的所有已知因子外,交易員還必須弄清楚目前的主流偏見、對主流偏見的一致預期、以及因素之間可能的切換。絕對的靈活。戰鬥打響後,一旦發現預判有誤,粟裕會迅速調整佈置。靈活性對軍事將領和交易員都是極大的考驗。靈活性並不同於沒有原則的隨波逐流,因為兵以詐立,你看到的很可能是敵人的煙霧彈。同樣,市場中屢屢有各種假信號,如何確認市場信號是真實的,始終是交易員面臨的挑戰。靈活性始終是一個艱難的挑戰,因為當市場發生不利變化時,我們很難分清到底這是短暫的背離還是我們之前的假設錯誤,也就是堅持不利倉位多久的問題。這裡面有很多是經驗性的問題,但最重要的是培養對於危險信號近乎直覺的敏感。優秀交易員都有直覺。比如索羅斯發現一旦出現背疼往往就是危險信號。這並不是什麼超能力,在任何行業隻要保持刻意練習很長時間,都會產生這種外人看來近乎直覺的迅速反應。永遠處於主動。主動與否與力量強弱無關。其實尤其是弱者,更要創造條件占據主動,調動敵人而不是被敵人調動。從交易上講,所謂主動就是對交易計劃有清晰的認識,不打無準備的仗,進退有據。一旦在交易中發現有被動的感覺,這時候應該盡快退出交易。敵進我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戰爭的特點是不按常理出牌。在交易中,則是需要對出乎預期的極端行情抱有想象力。任何一個趨勢的轉變周期總是會超出一般人理解的曲折與漫長,比如2013年的歐元,一度被稱為“寡婦交易”,誰做誰死。這條原則也是啟示交易員要註意跟大眾的主流預期保持警惕與距離。積極等待戰機的成熟,耐心極其重要。粟裕多次提到創造戰機的問題。對交易而言,戰機無法被創造,隻有被等到。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因此,任何重大的交易機會,都是市場自身成熟後才會發生的必然結果。提前進入,即便交易員看對瞭趨勢也有可能失敗。這是無數交易員的血淚經驗。很多人都會意識到耐心的重要性,更關鍵的是如何讓自己變得有耐心?這就是我一直強調的宏觀因子與市場價格復雜關系的相互確認。看清楚大環境,選擇好板塊,抓好龍頭和未來有潛力的強勢個股,深入瞭解公司,提前潛伏,才能打一場完美的勝仗。「 拾荒 網| 10Huang.CN 」,你的炒股專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