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事,也沒有完美無缺的理論,任何理論或者技術不可能盡善盡美,在股市中理論技術派別繁多,我們隻能去找適合自己的理論。但是就算找到自己喜歡的在認真透徹的理解改理論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看別人對該理論的批判,這樣才能更全面更深入的掌握理論要點,在實際運用中揚其利而避其害。然而欲知其然, 必先求其所以然。同樣, 瞭解瞭道氏理論的優點後, 對於其缺點, 也必須有所把握, 以便做到不變應萬變。
道氏理論的第一個批評是,它真的不是一個理論。
其次,道氏理論批評為時已晚。直到已經超過瞭以往的反應高從熊市到牛市的趨勢不會改變。許多交易商認為,這隻是為時已晚而錯過瞭太多的舉動。雖然這是大部分的舉動將采取地方,也是後第一站和第二站到一部分的方式。而且,如果一個人有從其他平均等待確認,它可能甚至是後來在移動。
第三,不再準確地反映經濟。這可能是一個有效的點,但如前面所述,DJTA是經濟最敏感的指標之一。股票市場一向被視為巨大的經濟增長預測。至少保持工業速度,傢得寶,英特爾,微軟和SBC公司已經加入到平均雪佛龍,固特異,西爾斯和美國聯合碳化物,以取代1 – 11月99。
雖然道氏理論提供瞭諸多的原則、守則來規范其整個體系, 但是依然聲稱: 其理論並不是用於預測市場, 甚至不是用於直接指導投資者,而是一種反映市場總體趨勢的晴雨表。道氏理論的高度是基於思維上的指導( 類似哲學) , 而非專著於單純研究方法或行為。也就是說, 道氏理論的所有要求都是為瞭塑造一種參照工具用以研究市場。至此, 在介紹完瞭道氏理論其精髓後, 還要著重指出的是: 一個理論, 特別是一種系統性極為嚴密的理論地出現, 必然代表著一種規律地被發現。而道氏理論中所強調的非預測, 正是其高明之處, 其恰恰與現代金融中的混沌的思維不謀而合。
道氏理論的局限性道氏理論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條件之上的,該理論也不是一個完美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幾點局限性:
(一) 道氏理論對市場中信號的反應有一定的滯後性
道氏理論的優點導致瞭其最大缺點的產生。由於眾人對於道氏趨勢的判斷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統一, 因而使的許多交易者在實際操盤過程中發現, 並不能完全的把握整段行情。道氏理論的延遲判斷( 對於級別的出現需要事後認證) , 使的許多交易者往往錯失最佳獲利良機, 而當趨勢已經明顯時, 又面臨調整趨勢出現, 周而復始, 使的交易出現矛盾。
道氏理論對與宏觀趨勢的判斷有較大的分析價值,而對於短期波動顯得有些無能為力,尤其是在趨勢剛剛形成的時候。於是,有的人抱怨按照道氏理論得出的判斷結論通常較遲,而且提供的買賣信號較少,不能抓住市場的全部行情。其實,這也正是道氏理論作為技術分析基石的真正魅力所在。
道氏理論從運作上來看當然是一個極其可靠的理論系統,因為它使每一個交易者在每一個主要趨勢中錯過前三分之一階段和後三分之一階段,有的時候也沒有中間的1/3階段。這一論述其實就表達瞭道氏理論“信號比較滯後”的觀點。以美國股票市場的一段牛市為例,當時美國的股票市場從1942年代92.92點漲到1946年的212.50點,牛市這時結束,在這一期間,道瓊斯工業指數共上漲瞭119.58點,對於投資者而言,92.92點就是最理想的買入點,212.50點是最理想的賣出點。然而有研究表明,道氏理論隻有在125.88點才會發出買入的信號,同時在指數下跌到191.04點是才會發出賣出的信號,由此可以看出道氏理論的滯後性。
這一典型事例無可辯駁。但通常對這一異議的回答就是:“去找出那麼一個交易者,他在92.92(或距這一水平五個點以內)首次買進,然後在整輪牛市中一直數年持有100%的頭寸,最終在212.50時賣出,或者距這一水平五個點以內”;實際上,他會發現,甚至很難找出一打人,他們幹得像道氏理論那樣出色。由於它包括瞭迄今為止過去60年每一輪牛市及熊市所有的災難,一個較好的回答就是詳細研究過去的六十年中的交易紀錄。我們有幸征得查理·道爾頓先生的同意將其計算結果復制如下。
從理論上講,這一計算結果可以表明這樣的情況。一筆僅100美元的投資於1897年7月12日投入道·瓊斯工業指數的股票,此時正值道氏理論以一輪牛市出現,這些股票將在,並且隻有在道氏理論證明確認的主要趨勢中一個轉勢時,才會被售出或再次買入。簡而言之,1897年投入資金100美元到瞭1956年就變成瞭11236.65美元。投資者隻要在道氏理論宣告一輪牛市開始時買入工業指數股票,在熊市到來之時拋出就可以瞭。在這一期間,投資者要做15次買入,15次賣出,或者是根據指數變化每兩年成交一次。這一紀錄並非完美無缺。有一筆交易失誤,還有三次再投入本應在比上述清算更高水平上進行。但是,在這裡,我們幾乎不需要任何防衛。同時,這一紀錄並未考慮傭金以及稅金,但是,也未包括一名投資者在這一期間持股所得的紅利;不用說,後者將會對資金增加許多。對於那些信奉“隻要買入好股票,然後睡大覺”這一原則的初學者來說,對照上述紀錄,在這五十年當中,他隻有一次機會購入,就是在工業指數至最低點時,同樣也隻有一次機會拋出持股,即指數最高點。就是說,1896年8月10日達最低點29.64時,100美元的投資到這一時段的最高點,即60年後1956年4月6日的521.05,隻增值到1757.93元,這與遵循道氏規則操作所得結果11236.65元相去甚遠。
道氏理論雖然有一定的滯後性。然而對於最佳的買入點和賣出點,市場中是很難找到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在道氏理論的指導下,投資者還是能夠獲得可觀的收益,同時道氏理論在近一個世紀的運用中也被證實是基本有效的,因此道氏理論的這一個局限性還是可以接受的。
(二) 道氏理論隻對長期的投資者有較大的指導意義,對於次級別趨勢幫助很少。
道氏的精要在於: 交易者隻需要把握市場的主要基本趨勢並從中獲利, 無須估計和考慮次級折反及日間雜波。而對於市場的日益完善和升級, 道氏理論似乎開始有點力不從心。
不論什麼市場, 永遠存在趨勢, 因此, 無論趨勢如何變化, 隻需要劃分準確, 依然能夠得到較為合理的解釋。由於基本趨勢的時間最長、幅度最高, 因而獲利最大的獲利並無多少錯誤, 隻不過不完全市場決定瞭對於一些新興市場波動偏大, 因此在把握上可以對於某類型趨勢的時間比例上並不完善,對此, 稍微的變通是應當的, 比如說, 對於趨勢時間上的劃分, 由於市場節奏不同所造成的趨勢時間跨度上的不同是可以通過歷史統計數據所劃分的, 而就長期而言, 必定會回歸道氏的原本。因此, 調節分析周期, 可以從橫坐標壓縮或擴大分析與交易的范圍。道氏理論對於中等趨勢的轉變基本給不出任何信號,如果選對瞭股票並且能恰當的抓住部分中等趨勢,那麼交易者的獲利就會比僅從主要趨勢中的獲利更為豐厚,一些交易者在道氏理論的基礎上總結出一些額外的規則,運用於中期階段,但結果卻不盡人意。從道氏理論對趨勢分析的論證可以看出,該理論最適合的是長期投資者。從實際的運用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道氏理論對於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的運行根本給不出有效的信號。當然,如果我們在進行投資決策時能夠很好的把握中期和短期趨勢,我們也能夠獲得可觀的利潤,同時也有一些學者對道氏理論的基礎原理進行瞭補充,並將其運用在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的分析中,但這些分析結果表明這一調整不是有效的,道氏理論還是隻適用於長期投資者。
(三) 道氏理論不能對個股投資進行有效的指導。
從前面的論述可以看出,道氏理論是用來判斷股票市場基本變化趨勢的理論,該理論能夠通過對市場指數的變動把握市場中的總體趨勢,同時將這一變動趨勢告訴投資者。然而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隻是說明市場中的大部分股票是按照這種趨勢來運行的,但也有一部分股票表現出與市場趨勢的背離,因此道氏理論不能有效的對個股投資進行指導。
(四) 道氏理論確認的時間間隔並不確定。
在大多數情況下,隻能對兩種或兩種以上指數的變動情況來判斷市場的運行趨勢,但指數之間的變動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道氏理論的另一個局限性就是沒能明確的指出兩種指數相互確認的時間間隔。投資者在通過對指數的變動狀況來確定市場趨勢時,往往會顯得比較迷茫,並根據一定的歷史經驗來對此進行判斷,這無疑缺乏一定的說服力。
總之,道氏理論是技術分論流派的起源理論,是所有技術分析的基礎,也是最為經典的技術分析理論之一。但道氏理論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理論,該理論沒有嚴格的邏輯體系。不可否分,道氏理論首次對證券市場整體趨勢的運行進行瞭論述,並第一次揭示出瞭市場行為運動的規律。自道氏理論誕生以來,技術分析理論界出現瞭許多理論分支,但大部分都是以道氏理論為基礎的。雖然從道氏理論的誕生已經過去瞭一個世紀,但該理論中闡述的方法仍然被大部分投資者所運用。但是掌握瞭道氏理論的投資者不一定都能在市場中獲得可觀的利潤,道氏理論在運用中也有許多不符合現實的地方。然而道氏理論的核心思想並不是戰勝市場,而是“順勢而為”。道氏理論對技術分析理論體系的最大貢獻並不在於其能為投資者帶來多少利潤,而是它是歷史上第一個對證券市場的運行特征進行分析和論證的理論,這為其他理論的誕生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五)道氏理論並非不出錯
道氏理論常令投資者的疑惑不定,有時這是可能的,但並不總是這樣。道氏理論對主要趨勢走向的問題總會給出一個預測,而這一預測在新的主要趨勢開始的短期之內是未必清楚和正確的。有時,一個優秀的道氏分析傢也會說:“主要趨勢仍然看漲,但已處於危險階段,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否建議你現在買進。現在也許太遲瞭。”然而,上述這一異議常常隻是反映批評者本身難以接受“股價指數包容瞭一切信息和數據”這一基本概念。對於“做何種股票”這一問題,道氏理論的原則往往與其他途徑所得的結果不相一致,因而他就對道氏理論產生瞭懷疑,而毫無疑問,道氏理論往往更接近於事實。
這一評論在另一方面也反映瞭一種急躁心理。道氏理論無法“說明”的階段可能會持續數周或數月之久(例如:直線形成階段),活躍的交易者往往本能地做出有悖於道氏理論的決策,但在股票市場中與其他情況下一樣,耐心同樣是一種美德——實際上,如果要避免嚴重的錯誤,這是必須的。
(六)指數無法買賣
這也完全正確,道氏理論隻是以一種技術性的方式指示主要趨勢的走向,這一點至關重要,正如我們在本章開始時所提到的,大多數的個股票走勢都與主要趨勢一致。道氏理論不會、也不能告訴你該買進何種股票。
(七)道氏理論常令投資者疑惑不定
有時,一個優秀的道氏分析傢也會說:“主要趨勢仍然看漲,但已處於危險階段,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否建議你現在買進。現在也許太遲瞭。”“一旦基本趨勢確立,道氏理論假設這種趨勢會一路持續,直到趨勢遇到外來因素破壞而改變為止。”與“多頭市場並不能永遠持續下去,空頭市場總有到達底的一天。”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