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分析常用的炒股指標與技巧

  “成交量分析”: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 因而對成交量分析對於析主力行為也會提供重要的依據。如果想要進行成交量分析,就要瞭解成交量的表達方式,把握成交量分析的基本原則,然後在不同的持倉量表現形式對成交量分析,得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一、成交量分析:表達方式

  一般情況下,通常成交量的表達方式主要有三種:成交量、成交額、換手率。

  (一)、成交股數(VOL)

  這是最常見的指標,也是平常談論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適合於對個股成交量做縱向比較,即觀察個股歷史上放量與縮量的相對情況。但是,最大缺點在於忽略瞭各個股票流通盤大小的差別,難以精確表示成交活躍的程度,不便於對不同股票做橫向比較,也不利於掌握主力進出的程度。當然,在對個股研判時,目前最常用的還是成交股數(成交量)。

  (二)、成交金額(AMOUNT)

  成交金額直接反映參與市場的資金量多少,常用於大盤分析,因為它排除瞭大盤中各種股價高低不同所造成的幹擾,通過成交金額使大盤成交量的研判具有橫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說的兩市大盤成交多少億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額。對於個股來講,如果股價變動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數或換手率就難以反映出主力資金的進出情況,而用成交金額就比較簡單明朗。如圖2-1中的中國聯通(600050)在2004年初構築頭部時,用成交換手來看,高位放量並不明顯,主力似乎沒有出貨的跡象,但用成交金額AMOUNT來看,實際上已有一個高位放量、主力出貨的過程。

  (三)、成交換手率(HSS)

  成交換手率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為看盤時取代成交量的固定運用指標,比較客觀,有利於縱向、橫向比較,也能準確掌握個股的活躍程度和主力動態。換手率可以幫助我們跟蹤個股的活躍程度,找到“放量”與“縮量”的客觀標準,判斷走勢狀態,尤其是在主力吸籌、拉升和出貨階段,可以估計主力機構的控籌量。

  二、成交量分析:基本原則

  實戰操作中,投資者在對成交量分析時應把握如下原則:

  (一)、實戰操作中,最有用的成交量變化是放量和縮量。在用成交手數作為成交量研判的主要依據時,需要使用成交金額與換手率進行輔助研判,從而更好地理解成交量的變化趨勢

  (二)、在股價走勢中,成交量有許多種變化,難以判斷的是變化的界限,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縮量,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可以遵循的規律,也沒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絕對數據,因此,不可機械套用放量、縮量的概念。

  (三)、成交量的變化關鍵在於趨勢,投資人要善於把握放量、縮量、背離、同步的變化趨勢。這種趨勢的把握來自於對前期走勢的整體判斷以及當前的市場變化狀態。

  (四)、所謂的“天量天價,地量地價”,隻是相對某一段時期而言的,具體的市場含義則需要看當時的盤面狀態以及股價所處的位置,才能夠真正確定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

  三、成交量分析:表現形式

  在實際交易中,成交量增減幅度不一,變化無窮,難以用什麼具體標準去衡量,遠比判斷股價變動趨勢更復雜。一般我們將成交量變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縮量:縮量是指市場交投表現為相對比較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認同度較高。實際操作中,我們一般界定當日成交量低於前一日成交量10%以上,為縮量。如果當日成交量低於或高於前一日成交量10%以內,則稱之為平量。對於前日換手率原本就很大,如換手率10%以上,而今日成交隻是縮小瞭10%,但絕對換手仍較大,那麼,這種橫向放量一般不能簡單地稱為縮量,隻有縱向縮量至日換手率在3%以下才有意義。

  縮量主要是以下兩種情況造成:一是大部分人看淡後市,造成隻有人賣出,少有人買進;二是大部分人看好後市,隻有人買進,而少有人賣出。縮量往往發生在上升中途的回調末期、上漲尾段,以及股價下跌的中後期。一般下跌趨勢中的縮量階段,往往意味著股價仍未見底,輕易不能進場搶反彈。

  (二)、溫和縮量:溫和縮量是指市場交投表現為逐漸走向清淡,市場人士對後期走勢分歧在減少,認同度逐步趨同。具體表現為,當前面放量之後,成交量逐漸依次縮小,在K線表的成交量指標柱狀線上出現一個個逐漸縮小,類似下臺階式“階梯狀”的縮量形態

  溫和縮量往往發生在第一、二波上升之後回調過程之中、連續上漲的末期,以及下跌初期和末期。如果在股價第一波放量上升後,逐漸縮量回調,則在調整末期是低吸介入的好時機,再次放量上漲攻擊時,是較好的追漲時機;如果在連續上漲的末期,股價上揚,而成交卻逐漸縮小,說明上漲動力開始衰竭,市場跟風不足,轉市很可能就在眼前;在下跌的末期,當前面出現放量殺跌之後的逐漸縮量下跌,此時,說明瞭場中拋盤在逐漸減少,做空動力在衰竭,轉市逐漸來臨,是分批進場的時機。

  (三)、地量:地量是縮量的一種極端表現,指市場交投極為清淡,成交量創出較長時段內的最低水平,說明瞭絕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認同度非常高。這往往是因為市場人氣十分低迷,交投極為不活躍,或者某隻股票被主力機構高度控盤,其他人無法參與所致。

  股市中有句諺語:“地量出地價”,出現地量之後往往是意味著中長線買進時機的來臨。同時,實戰中地量隻有在日換手率在0.5%以下,以及周換手率在在2%以下的地量才有意義。

  (四)、放量:放量是指市場交投表現為開始活躍,投資人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對後期走勢認同度降低。放量往往是與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較而言得出的一個增減概念,也包含有橫向放量、縱向放量、單日放量,堆量等概念。

  實際操作中,我們一般界定當日成交量高於前一日成交量10%以上為放量,再細分可為溫和放量、巨量和天量。對於前面換手率原本就很小(1%以下),而今日成交隻是放大瞭10%,但絕對換手仍較小,那麼這種橫向比較放量一般不能簡單地稱為放量,隻有放量至日換手率在3%以上的縱向放量才有意義。放量往往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趨勢明確後形成的追漲殺跌,以及上升、下跌尾段投機人心態浮躁的時段,一部分人看淡後市,紛紛把股票賣出,另一部分人卻看好後市大筆吸納。需要說明的是,相對於縮量來而言,放量存在有較大的虛假成分,控盤主力機構可以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大量,引誘不明真相的投資人上當。

  (五)、溫和放量:是放量其中的一種形態,一般指在前期市場低迷,出現持續縮量之後,成交量出現連續溫和放大,與前面的縮量和出現突然巨量呈現明顯區別。K線圖表上的成交量柱狀線出現一個個逐漸增大,類似“階梯狀”的溫和放量形態。溫和放量往往是指當日換手率都不很大,一般在5%以下,但是又明顯比前面的縮量階段要持續放大的形態。。

  如果個股底部出現“階梯狀”現象,一般表明有主力機構在吸納介入。雖然這並不意味著股價馬上就出現大幅飚升,但是,足以引起投資人密切關註。當股價在溫和放量上漲之後,一旦調整幅度不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縮量之後再度放量,那麼此時往往就是短中線較好地介入時機。

  (六)、巨量:巨量是放量類型中的一種常見形態,主要是相對前一階段的成交量相比較而言,體現為成交劇增,橫向和縱向比較而言都放出巨大的成交量,一般換手率在10%以上,在成交量指標上表現為很突出的一根巨大柱量,是多空分歧很大的集中釋放體現。

  如果在股價的低位出現巨量長陽,突破下降趨勢,往往是大漲的開始,是逢低介入的時機;如果在上漲階段的末端放出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消耗過大,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如果在下跌階段的末端放出巨量,一般多為空方的做空力量集中釋放,後市繼續大跌的可能性較小,短線反彈很可能即將來臨。在下跌途中,常常可見到某股票突然逆勢放量上漲,在市場人氣很低迷之時突然放量大漲,造成十分醒目的誘多效果,這類個股往往隻有一兩天的短暫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漲當天跟進的投資者被套住。

  (七)、天量:天量是放量的一種極端表現形態,指市場交投極為活躍,成交量創出較長時段內的最高水平,說明瞭絕大部分人分歧很大,對市場後期走勢認同度非常低。天量一般可以分為近期天量、階段性天量、歷史天量,具體在日K線、周K線、或月K線圖中明顯體現。一般在股價上漲中期或見中長期頂部時,以及大的利好利空出現時居多,“天量出天價”,出現天量往往是短線賣出的時機。

  實際操作中,天量不能隻是橫向比較就簡單地下結論,隻有當日換手率在20%以上,以及周換手率在50%以上的天量才有意義。

  (八)、堆量:堆量不是指一根成交量,而是指連續數根成交量組成的形態,體現在K線圖上某階段的成交量指標形成一個狀似山堆的形態,也可以稱為階段性放量。堆量往往是連續幾期的換手率都比較大,每根成交量換手一般都是在5%以上,在成交量指標顯示上表現得非常耀眼。

  一般而言,有重大利好或新主力機構進場搶籌時,高舉高打,容易留下堆量的痕跡。另外,如果主力機構意欲拉升股價,經常也會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連續幾日或幾周,成交量明顯放大,推高股價,吸引跟風盤。所以,一旦在股價的低位,成交量在K線圖上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的行情,應尋找機會介入。相反,如果在高位出現堆量形態,表明有主力機構大肆減倉出貨的跡象,此時應該小心謹慎,這種情況下應以逐漸退出為主,控制追高風險

  “成交量分析”:對成交量分析,要關註成交量的大小,因為它直接表明瞭市場上買賣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價格最終的認同程度,這對成交量分析有極大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瞭解成交量的表達方式,把握成交量分析的基本原則,然後在不同的持倉量表現形式對成交量分析,得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