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的投資專傢葛蘭維爾曾經說過,“成交量是股票的元氣,而股價是成交量的反映罷瞭,成交量的變化,是股價變化的前兆”。
1、成交量是市場供求情況的直接體現
成交量所反映的最直接的信息就是:市場交投情況。當個股在某一段時間內運行於某一個價格區間時,這隻股票的成交量直接地反映出買賣雙方的交易數量。這種交易數量的多少,既反映有多少買盤認可這個價位,同時也反映瞭有多少賣盤認可這個價位。而此時股價的漲跌,則說明瞭買盤主動拉升股價從而讓賣盤湧出,此時我們可以理解為求大於供;或是賣盤主動打壓股價從而讓買盤接手,此時我們可以理解為供大於求。當由於某些原因股票出現嚴重的供求失衡發生時,體現在股價上便產生瞭漲停板或跌停板。
作為一種供求關系的數字化體現,成交量表示瞭市場中實際供求過程中買盤與賣盤的介入程度,這種介入程度會隨著各種因素(如市場人氣、政策導向、經濟情況、重大事項等等)而轉變,這就解釋瞭為什麼一隻股票在很高的價格區間內會有那麼多人進行買賣(交投極為活躍),在很低的價位卻是交投清淡,這時因股價上漲帶動瞭買賣盤積極參與交易,供求雙方都會呈現出數量大增的情況,而股價下跌則會引起買賣盤萎靡不振,供求雙方會呈現數量大減的情況。
2、成交量推動趨勢,預示反轉
量價分析,實質是動力與方向的分析。成交量是推動趨勢發展動力,在成交量的推動下,價格才能沿某一方向持續發展下去。當趨勢向上時,成交量放大是一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表示上漲勢頭仍在繼續;如價格在上升,但成交量卻在縮小,這意味升勢已到瞭“曲高和寡”地步,是大市反轉向下的征兆;反過來,當趨勢向下時,成交量大增,則是一種“墻倒眾人推”的局面,顯示跌勢風雲初起;價位繼續跌,但成交量越縮越小,反映跌勢已差不多無人敢跟瞭,這是大市反轉向上的信號。
人們對於成交量與股價漲跌的因果關系尚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股價大幅度波動時往往會伴隨著成交量的大幅增加,這種量價配合的現象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一般來說,在牛市中,股價的上升常常伴隨成交量的放大,股價回調時成交量隨即減少。在熊市中,股價下跌時會出現恐慌性拋售,成交量顯著放大,股價反彈時,投資者對後市仍有疑惑,成交量並不增加。
3、成交量反映瞭大眾參與程度
參與股市的投資者畢竟是有限的,一部分投資者作為空方,一部分投資者作為多方,而成交量無疑是反映雙方聚集程度的最好的信息。當多方陣營中已無法聚集更多的投資者時,在空方持續進場的情況下,空方將漸漸主導行情的發展;反之,當空方陣營中無法聚集更多的投資者時,多方將漸漸主導行情的發展。
若成交量快速放大,則是由於某種原因促使許多人在同一時刻做出買進或賣出的決定所導致的,這樣會產生兩種效果:第一,由於買賣人數的突然增加,而市場上的參與者畢竟是有限的,此時我們可以透過成交量的具體放大情況,進一步推斷這種持續的買進或賣出還能延續多久。因而,透過成交量萎靡獲得瞭關於趨勢是能夠繼續還是將要發生反轉的重要信息。第二,無論是買進或賣出,總有一方顯示出強勢,所以會造成價格的巨幅波動。
若成交量溫和放大,持續增加,它意味著多空雙方中的某一方群眾力量在逐漸加強,價格將按當前的走勢繼續前行;一旦群眾的力量逐漸衰弱,則成交量就很難再放大,股價連創新高,成交量卻不見放大甚至減少。量價背離是市場逆轉的信號,無法放大或縮小的成交量對現有價格走勢的影響也會漸漸衰退,這種量價背離的現象說明價格的變動得不到成交量的配合,價格的變動趨勢不能持久,常常是市場趨勢逆轉的征兆。若成交量持續萎靡不振,則意味著市場交投清淡,此時我們可以結合股價所處的具體位置來判斷導致成交量萎靡不振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潛在的賣盤沒有拋出來,還是潛在的買盤沒有入場,相同的成交量萎縮情況出現在個股運行的不同階段將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
4、成交量揭示主力行為
主力手握大量籌碼,對股價的走勢能夠產生一部分,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常常是證券市場中的最大贏傢。能夠準確揣測主力意圖、捕捉主力動向就意味著我們找到瞭股市中獲利的“金飯碗”,而成交量無疑是向我們提供這方面信息的最好工具。
當主力處於建倉、拉升、洗盤、出貨的控盤階段時,往往會在盤面上留下一些控盤痕跡,而成交量形態無疑就是一種最重要的“痕跡”。例如:在建倉階段,由於其建倉時間往往可能有限制,即使主力有意隱藏蹤跡,但由於主力所需要的大量籌碼也不是原有的成交量所能提供的,因此在主力大力建倉的過程中勢必會改變原有的股票供求情況從而促使股價上漲,勢必會產生成交量放大的效果,根據主力計劃建倉時間的長短,股價上漲程度不同、成交量放大情況也會不同;在拉升階段,股價或呈縮量上漲的形態,或呈放量上漲的形態,如果僅憑“經典量價理論”的觀點來看,縮量上漲自然是不健康的,而不健康的上漲又能漲多少呢?其實主力完全可以在控盤的情況下實現縮量拉升,因而,透過成交量,我們可以發現主力的行為。拾荒網炒股,專註短線技術技巧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