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手率也稱“周轉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它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技術指標,可以準確地反映出規定時間內成交量占其可流通股數的比例,幫助投資者判斷個股的活躍程度。計算公式為:
換手率(周轉率)=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可流通股數x100%
比如某隻股票在某一個交易日內成交瞭100萬股,而該股票的總股本為1億股(流通股),則該股票在這天的換手率就為1%。
一、換手率含義分析
(1)股票的換手率越高,意味著該隻個股的交投越活躍,人們購買該隻股票的意願越高;反之,則表明關註該隻股票的人很少。
(2)換手率高一般意味著股票流通性好,投資者進出比較容易,不會出現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出的現象,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值得註意的是,換手率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線資金追逐的對象,投機性較強,股價起伏較大,風險也相對較大。
(3)將換手率與股價的整體走勢相結合,可以對股價的未來走向作出一定的預測與判斷。
若某隻具備良好上攻形態的股票換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這很可能意味著該股已進入到拉升前的突破階段,股價會隨之形成連續上揚的局面;相反,如果某隻股票持續上漲瞭一段時期後,換手率迅速上升,則可能意味著莊傢正在套現,日後股價可能會出現持續性下跌。
二、高換手率案例分析
高換手率是最值得我們關註的,高換手率說明資金的流入、流出速度較快。若高換手率是由主力資金流入、散戶資金流出引發的,則往往預示著機會的到來;反之,若高換手率是由主力資金流出、散戶資金流入引發的,往往預示著風險。由於較長時間的高換手率表明資金的進出量大、持續性強,因而在實盤操作中,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高換手率的股票極具實戰價值。下面我們就結合實例來看看哪些情況下更有可能出現高換手率。
1.新股上市出現高換手率
新股在上市之前要進行申購,由於申購時的中簽率極低,往往是千分之幾的概率,這就使得想要購入新股的投資者隻能通過一級市場買入。由於我國股市有炒新股的風氣,因而在新股上市後,其交易價格雖然較申購價高出不少,
但仍會吸引大量的資金介入。這種高換手率來源於一級市場中申購資金獲利出局,以及二級市場中看好此股上市後的走勢的買盤資金介入。新股上市首日換手率大多在40%以上,中小企業板個股換手率有的甚至達到80%以上。
新股上市首日及隨後幾日保持極高的換手率,說明新股上市後的二級市場價位受到普遍認可。對於那些走勢極為強勁的新股來說,如果我們查看它們在上市後頭幾個交易日的換手率就會發現,新股在上市後的頭幾個交易日內就可能出現累計100%以上的換手率。高換手率是捕捉新股能否成為黑馬的關鍵因素之一,但絕非決定性因素,也有不少新股在上市後出現高換手率但股價卻在數日內掉頭向下,出現巨大的跌幅。
投資者在炒作新股時除瞭要關註換手率外,還應註意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關註新股上市後的市場價與發行價相差多少,若新股在上市當日開盤價過高或盤中出現暴漲,導致此新股相對於其他新股來說,其上市首日漲幅過大,透支瞭未來的上漲空間,則其在隨後很難有上佳的表現;二是關註市場運行趨勢,良好的市場氛圍是主力炒作新股的必要條件,大盤暴跌時新股也往往會隨波逐流,難有好的行情;三是關註新股是否有炒作題材,主力炒作新股的原因絕非僅僅是因為它是新上市的股票,更大的原因在於它有題材,即相對於其他上市公司而言,它在某一方面獨具優勢,這樣炒作起來可以獲得市場共鳴,方便炒高股價,也方便主力後期出貨。一般來說,如果以上三個條件均較理想,且新股上市首日換手率足夠高的話,則投資者可積極關註。一旦累計換手率超過100%,並表現出較為強勁的走勢(即股價的K線圖中陽線多、陰線少,且收陽線的當天往往成交量相對放大,整體出現資金凈流入的跡象),則可采取積極買進的策略。
2.深幅下跌後的低位區出現高換手率
一般來說,若主力在短期內大力吸籌,會使得個股在主力建倉時出現高換手率,而主力的建倉價位無疑是會選擇在低位區進行的。通常,在個股無重大基本面變化的情況下,低位區往往出現在深幅下跌之後,因而可以說,深幅下以的高換手率是我們捕捉主力建倉的重要信號之一。若較高的換手率能夠在連續多個交易日內維持下去,此時的高換手率代表瞭籌碼在低位區充分換手,可信度較高,一般可以看做是新增資金介入較為明顯的一種跡象。隨著新增資金的積極介入,股價會止跌企穩,如果再加上大盤配合,此類個股未來的上漲空間會相對較大,並且成為強勢股的可能性也很大。
3.大幅上漲後的高換手率
個股的大幅上漲多源於主力的炒作。主力資金的控盤策略就是低位買入佈局,然後將股價拉至高位後完成派發並獲利出局,可以說,主力在高位派發籌碼是必然的。當股價上瞭一個臺階後,此時市場大眾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如
果這時再輔以政策利好、公司傳聞等真假不定的消息來迷惑市場,主力往往可以快速地完成出貨任務,體現在盤面上就是高位區的股價上下大幅波動、成交量放大、換手率增大。在主力大幅炒高個股後,個股既有可能在市場獲利盤與主力拋盤的雙重拋壓下出現放量下跌的情況,也有可能在主力對倒拉升出貨手法的作用下出現明顯放量,此時,在高位區就會出現高換手率。對於這種大幅上漲後的高位區出現高換手率的情況,投資者應保持足夠的警覺。
由於個股的流通盤的大小不一,僅僅用成交額的簡單比較意義不大。在考察成交量時,不僅要看成交股數的多少,更要分析換手率的高低、高換手率出現的相對位置、高換手率的持續時間。這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低換手率
表明多空雙方的意義基本一致,股價一般會保持原有的運行趨勢進一步發展,多數情況下是小幅下跌或橫盤運行(如圖2-13)
二、高換手率
表明多空雙方的分歧較大,但隻要成交活躍的狀況能夠維持,一般股價都會呈現出上揚走勢(如圖2-14)
三、過低或過高的換手率
在多數情況下,過低或過高的換手率是股價變盤的先行指標。一般而言,在股價出現長時間調整後,如果連續一周多的時間內換手率都保持在極低的水平(如周換手率在2%以下),則往往預示著多空雙方都處於觀望之中。由於空方的力量已經基本釋放完畢,此時的股價基本已進入底部區域,此後很容易出現上漲行情(如圖2-15所示)
四、低位高換手率
對於高換手率的出現,投資者首先應該區分的是高換手率出現的相對位置。如果個股是在長時間低迷後出現高換手率的,且較高的換手率能夠維持幾個交易日,則一般可以看做是新增資金介入較為明顯的一種跡象,此時高換手的可信度比較大。由於是底部放量,加之換手又充分,因此,該股未來的上漲空間應相對較大,同時成為強勢股的可能性也很大(見圖2一16)
五、高位高換手率
個股在相對高位突然出現高換手率而成交量突然放大,一般成為下跌前兆的可能性較大。這種情況多伴隨有個股或大盤的利好出臺,此時,已經獲利的籌碼會借機出局,順利完成派發,“利好出盡是利空”的情況就是在這種情形下出現的。對於高位高換手率,投資者應謹慎對待(見圖2一17)
六、長時間高換手率
多數情況下,部分持倉較大的機構會因無法出局而采取對倒自救的辦法來吸引跟風盤。對於那些換手充分但漲幅有限的品種,應該引起警惕(見圖2一18)
但對於剛剛上市的新股而言,如果開盤價與發行價差距不大,且又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較高的換手率,則可考慮適時入(見圖2-19)
七、長時間低換手率
長時間低換手率的個股往往是陷於長期低迷行情中,此時投資者不宜介入,而應等待其放量拉長陽、趨勢徹底轉強後,才能考慮參與投資(見圖2一20)
八、巨大漲幅後的高換手率
對待前期累計漲幅過大的個股需要謹慎,從歷史走勢觀察,個股出現巨大漲幅後,當單日換手率超過10%以上時,個股進人短期調整的概率偏大,尤其是連續數個交易日的換手率超過7%以上,則更要小心(見圖2一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