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少的投資者有必要搞倉位管理嗎

  倉位管理對散戶是個坑,多大資金規模就不算散戶,大傢可以來投票。  一般來說,商業上管理是跟大企業相關的,一個飛速發展的小公司是沒有精力來搞管理的,幾個人的初創公司如果還需要管理,基本上也管理不瞭多久瞭。在投資領域,散戶的核心任務是讓資金規模快速膨脹,而不是在那搞笑的琢磨什麼倉位管理。倉位管理這個詞,聽上去就是一種很糾結的心態,紅著眼睛盯著屏幕,一會買入,一會賣出,追求的是遊刃有餘,收獲的是左右耳光。  倉位管理不外乎兩方面內容:一是現金和股票之間比例如何分配,散戶是沒有必要去持有什麼債券、貴金屬等其他投資品種,如果隻有那些品種收益的期望,直接去買個貨基,省時間;二是單隻股票占總資產的比例分配。  1、先看第一個,花多少錢買股票?這種倉位管理,邏輯來源於對大盤和個股的不確定性,常常有“熊市要加強倉位管理”的論調,以及這個個股我還沒有那麼大的把握。聽上去挺有道理,但一旦實施起來,你就會跟著大盤和個股的漲跌不停的波段,波段往往就陷入追漲殺跌,由於人性的原因很少人能追跌殺漲。波來波去,波的很辛苦,倉位一方面被市場直接吞噬,一方面還被交易傭金偷偷吃掉一大截。15年底16年初的時候,不少人都在說一個策略,就是大盤每下跌多少,買入多少倉位,半年過去瞭,少看到人出來炫耀那個策略的收益。  這種倉位管理的本質是沒有與股票長相廝守的願望,股票的世界講究的是如果愛,請深愛,不要學李敖大師,隻愛一點點。作為散戶,要追求收益率,必須要把資金用足;要追求資金效率,就必須讓資金一直在潛在收益狀態,憑什麼你買個股票,什麼都不做,還要恰恰在你短短持有的那段時間就賺錢;要追求買賣勝率,就必須提高確定性,要麼不買,很難說買百分之多少,因為你不能說自己百分之多少看好一個股票。  2、持有多少隻票?這種倉位管理,邏輯來源於抓到更多的可能盈利標的和分散風險,雪球上有人貼出來倉裡的票像那滿天的星星。散戶持有很多票,違反兩個邏輯,第一作為一個散戶你有那麼大的能力圈嗎?如果沒有,大概率隻能是今天聽甲說瞭A票這樣好,必須買啊,明天聽乙說瞭B票那樣好,也得參與啊······靠他人的大腦來買賣股票與把頭別在他人褲腰帶沒啥兩樣。第二買入那麼多,完全分散化的撒胡椒面,你為什麼不去買入ETF指數基金呢?買瞭ETF指數,還省去瞭擇時的麻煩,裡面的標的大部分是白馬,比你自個兒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選出的風險低。現實中,比較諷刺的是,散戶玩這種倉位管理,能給自己帶來的是血淋淋的風險,去年股災行情中,如果持倉集中,跑出來不難,如果買瞭一籮筐,基本就隻能每天躺在跌停板看段子瞭。這樣的倉位管理,完全沒發揮散戶在極端行情下的短平快優勢。  持有多隻票的目的是分散風險,但對散戶而言,分散風險多半最終的實質是背瞭一大筐手雷,避免風險的更好辦法是少裝一點果子,發現真的要爛,能趕緊扔掉。作為散戶,持票最多不超過三隻,兩隻比較好,全壓一隻存在一個命門—A股神奇的停牌制度,“時間停止”這件事一旦發生,如果你不是克塞那你很可能就是克塞的消滅對象。  有趣的是,市場上倉位管理的書籍和資料浩如煙海,尤其在當前所謂的“熊市”中,倉位管理技術出鏡率相當高。明明是個P,還被反復的吹,吹的奇香,我懷疑,這是機構對散戶的一個陰謀:)  可是,你說倉位管理已經刻在我靈魂深處,腫麼辦?那麼,就讓我們重新定義一下倉位管理:一是倉裡隻能是自己的錢,不要借錢來賭;二是在自己沒有確定把握或者到達自己的射擊范圍的時候,不要出手;三是買入之後不要依靠“心態”來交易,而是觀察你買入的理由是否有改變或者有新的決策特征量出現。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