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隻要你用心做過一件事,有過透亮的人生感悟的人,炒股都不難。炒股之道=生活之道=工作之道=……,為什麼這麼說呢?啊哈!因為道是一種帶有通用性的高度凝結,道的背後是對人性的拿捏和拷問,是對有我和無我兩重境界的平衡,是利我和利他的平衡。
一、股市之道與工作之道
假如你是一個飯店老板,你在經營過程中就很清楚店子要搞好,首選是找準定位(開高檔店還是開中低檔店)——調研(哪裡有適合自己開店的地方?市場遠不遠?到哪裡采購?員工怎麼招?客源哪裡來?等等)——籌錢——開工——進原材料——運營——賣貨(送餐或服務客戶)——資金回籠,如此循環。
假如你是一個股民,你在炒股過程中就很清楚股票要搞好,首先也是要找準定位(中長線還是超短線)——調研(哪種炒股方式更適合自己?哪些股容易漲?自己如何控虧?等等)——籌錢(開戶打入本金)——開工(看盤、復盤等)——進原材料(買股)——運營(守股或做T降低成本)——賣貨(賣股)——資金回籠,如此循環。
可以發現炒股之道與生意之道是相通的。如果你是一個精明的老板,那麼就同樣可以做精明的股民。
二、股市之道與生活之道
在炒股過程中我們糾結於龍頭股和跟風股、糾結於情緒周期、糾結於基本面、糾結於信息面、糾結於技術面等,這些內容在“大道”面前都不是一個事,都是大道在具體層面的應用而已。
為瞭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將股市的事與生活的事密切聯系來理解。
有一個村子,他們世代以采燕窩為業生活。有一個叫山哥的人,爬山攀巖非常厲害,他常常和幾個發小一塊去采燕窩,每次出去,山哥都第一個攀巖,他上去以後,再放下繩索拉著其他發小上去。每次下來的時候,他都先讓其他發小先下去,他最後一個收拾好工具再下來。多年來,他幾乎天天如此,第一個上,最後一個下。有時候遇到非常陡峭的山,他上到半路,發現上不去,就會下來,然後告訴發小們,不用上瞭,我攀不上去,你們也上不去。還記得有一次,他爬著爬著,上面掉下來一個大石塊,砸中瞭他的頭部,鮮血直流,他趕緊叫其他發小走開,免得還有石塊砸下來。就這樣,山哥成瞭這群人中的領頭羊,威信很高,跟隨者眾多。山哥作為發小這一群體的核心,想的問題最多,而發小們則輕松很多。山哥說上他們跟著上,山哥說換條道,他們跟著換。
什麼亂七八糟的?唧唧歪歪這個故事幹什麼?有什麼用?
我們梳理一下對應關系,就不難看出其中的對應關系。這裡的村子就相當於我們的股市,爬山攀巖采燕窩,就相當於股票上漲,山哥相當於股市裡的龍頭股,發小們就相當於股市裡的跟風股,山哥與發小們這一群體就相當於同一個股票板塊,山哥爬上被石塊砸傷相當於龍頭股突破遇阻,山哥第一個攀巖相當於龍頭股率先起漲,山哥最後一個從山上下來,龍頭股最後一個下跌。這就是我講這個故事的類比關系。
從這個類比關系我們可以得出幾個啟發:
1. 做攀巖的山哥——做股市的龍頭股,生活工作中,多學習攀巖中的山哥,思路超前、計劃在心、樂於奉獻、技術過硬,慢慢的自己的領導氣質就會逐漸形成,帶領追隨者打拼。股市中,多做龍頭股,起漲率先、漲幅巨大,帶領跟風股蹭蹭蹭的漲。
2. 做攀巖的好發小——做股市的跟風股,生活工作中,緊密團結在像山哥這樣的人周圍,與山哥這樣的人同舟共濟,共創前程。自覺維護像山哥這樣的人的威信,自覺保持與像山哥這樣的人步調一致,這樣自己少費神、工作生活就輕松。在股市中,若做跟風股,就緊緊盯著龍頭股的動向,龍頭股繼續漲、跟風股跟著漲,龍頭漲一倍,跟風也跟個30%~50%。龍頭定方向,跟風任逍遙。
3. 山哥與發小具有同心同德的關系,龍頭股與跟風股具有同向同行的關系。有人適合做領頭羊,有人適合做小弟,個個都是領頭羊,何來跟風與追隨者?做得瞭山哥那樣的領頭羊就做,做不瞭山哥那樣的領頭羊就做他的發小也很好。股市中做得瞭龍頭股就優先做龍頭,做不瞭時做跟風也無妨,隻是內心要知道不能與龍頭享受同等待遇。
4. 其他啟發……大傢去思考吧,此處略去一萬字。拾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