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選好股票後如何確定買點和賣點,答案很簡單,就是“感覺”。當你面對難解的圖形時,隻有“感覺”可以告訴你,這是敵人在洗盤還是在出貨,是在震倉還是在跳水。。。你應該選擇賣出還是繼續加倉。。。
但擁有這種“感覺”卻並不簡單。
有篇文章曾經提到過股市中的高手,其實他們和一般人的差距就在“感覺”上。同樣的一張k線圖,有的虧死,有的卻賺死。。。
股市存在這麼多年,大機構破產那麼多,散戶也十有九虧,錢到那裡去瞭?資金本身是不會消失的,隻是實現瞭空間上的轉移(也叫二次分配)。除瞭國傢收的稅費和上市公司通過融資圈走的資金外,大部分錢都集中在瞭極少數的高手手上。
想擁有這種“感覺”除瞭個人天分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刻苦的學習和不間斷的鍛煉。
當我們在操作一隻股票的時候,往往面對的是擁有大量資金和人才的機構,以弱對強是註定的事情。很多人一買就套,一賣就漲,其原因就在於還沒有培養出以弱勝強的“感覺”。
如何培養這種"感覺"呢?早些年,一些大機構在培養操盤手的時候,是通過模擬軟件和殘酷淘汰來選拔人才的。機構本意是希望通過嚴格的訓練和大比例的競爭淘汰制度,最終可以培養出擁有超高“感覺”的人才。
但是我認為這樣得來的“感覺”並不可靠,隻有實戰的積累才是培養這種"感覺"的唯一途徑,多年來不斷有大機構和操盤手破產也和當初這種選拔機制有一定的關系。
“感覺”是要慢慢培養的,是在投資領域實戰多年才能積累而成的。 真正高手在操作股票的時候是沒什麼禁區的,也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股和壞股的區別,隻需要考慮介入和退出的時機就可以瞭,有差價自然就有利潤,不然差價到哪裡去瞭?
通過多年學習和實戰積累,我才逐漸有瞭一些"感覺",禁區確實沒什麼瞭,好股炒,差股也炒。看到一些套錢的騙局上演時,甚至會輕倉買進那個很垃圾的ST股,目的就是為瞭和那些私募資金操盤手以及潛伏的暗莊玩幾把。
但是我的“感覺”有時還是會出錯的,也常會被一些強莊迷惑,結局自然是免不瞭坐坐“電梯”,甚至小割點肉,這些都說明瞭技術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為瞭資金安全考慮,我在股票上的投資比例一般不超過資產的10%。
當年常在一起切磋交流的同事和同學們很多倒在瞭股市裡,現在都“老老實實”的求學和工作去瞭,跑去國外的也不少。剩下的也都說大腦反應實在跟不上瞭,隻敢玩低風險低收益的國債,外匯和黃金瞭。。。
也許激情燃燒的年代已經逐漸遠離瞭吧,畢竟十幾歲二十歲再也不會回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