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很多交易者都聽過、“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這句話並沒有錯誤,但如果要嚴格遵循這個原則,意思熊市的交易量是很巨大的,因為經常需要止損;在牛市中交易量是比較小的,因為你在耐心持股。但事實是完全相反的,在牛市成交量放大,熊市成交量萎靡。 為瞭解釋這個現象,我們先看卡尼曼和特維斯1981年首先做的一個有趣實驗。 有600人感染瞭一種致命的疾病,有以下兩種治療方案供選擇: (A)可以挽救200人的生命。 (B)有三分之一的概率可以救活所有人,但也有三分之二的概率全部人都死亡。 那麼,你會怎麼選擇呢?思考一下答案。 選擇A能100%的救活200人,選擇B有33.3%的概率救活600人,當時的實驗調查,72%的人選擇A方案,因為不敢賭失敗的後果。 同樣的問題,隻是選擇方案上換瞭一種說法。 (A)肯定致400人死亡。 (B)有三分之一的概率可以救活所有人,但也有三分之二的概率全部人都死亡。 這一次,隻有22%的選擇A。你會選擇殺害400人嗎?至少選擇B還有33%的概率救活所有人。 這個實驗說明,人們對於收益與虧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人們更願意傾向賭損失,而不是收益。在交易中,這就和我們的被套住瞭,更願意賭它會漲回來,而不是止損;盈利瞭更願意落袋為安,而不是賭它繼續上漲。 這就是預期理論。對於相同大小的所得和所失,我們對所得看得更重,這一事實叫做預期理論。 有很多交易者都會同時持有兩隻股票,如A和B,A已經賺10%,B已經虧10%,現在有一隻看好的股票C,但因為資金不夠,需要先平掉A、B間的其中一隻,很多交易者都會選擇平掉A,留著B。 對於A,之所以平掉,是因為認為自己的買入決策是正確的,自身會感到自豪。 對於B,之所以沒平掉,是因為一旦平掉,就認為自己之前的買入決策是錯誤的。一直持有該股,就賭它會反彈回本。 延伸來說,這是心理學上的後悔理論。後悔理論是指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常出現後悔的心理狀態。 牛市的頻繁換股,平衡市的頻繁止損,熊市時的不動如山,都與後悔理論相關。 牛市時,自己手上的個股沒有別的股票漲得多,換瞭之後卻又發現之前那隻開始暴漲;熊市時,自己手上的個股還是在跌跌不休,繼續賭它可以反彈;平衡市時,追漲殺跌也是這樣。 當行情來臨時,交易者開始賺錢,贏傢人人皆知。很多交易者會把這種盈利歸功於自己努力結果,對於行情的推波助瀾無限輕視。一旦深入,就是自負甚至自戀瞭。特別是在牛市時,這種現象更為明顯,他們把自身的收益絕大多數歸功於自己的努力結果,因為他們認為自身水平高超,所以操作更為頻繁。這就是造成牛市時成交量顯著放大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相反,在熊市時,大傢都不操作,該套死的套死,該觀望的觀望,成交量大幅萎靡。 「拾荒網|10Huang.CN」精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