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牛熊興衰之六道輪回(5)

中國股市牛熊興衰之六道輪回(5),拾荒網

第五次牛市

1999 年5 月18 日的1058.39 點至2001 年6 月14 日的2245.44 點,漲幅112%。

1999 年5 月,政府為瞭國有企業在三年內擺脫困境,需要股票市場為國有企業改革融資。證監會召集全國券商討論國務院有意發展證券市場的意見,推出瞭“改革股票發行體制、保險資金入市、逐步解決證券公司合法融資渠道”等政策建議,這造就瞭著名的“5·19”行情。之後美國出現瞭由網絡科技拉動的新經濟興起,在席卷全球的網絡科技股熱潮的帶動下,中國股市持續走高,直到2245 點的歷史最高點。
從經濟背景來看,經過綜合治理整頓,通貨膨脹壓力漸漸消除,而且在1997 年我國經濟開始出現國內需求不旺的情況,加上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影響,我國形成通貨緊縮的局面。GDP 慣性下滑,1999 年的GDP 增速從1996 年的9.6%跌到7.6%,經濟不斷下滑,基於此,從1998 年起正式宣佈開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在宏觀調控的實際操作上,貨幣政策是放松的。從97 年10 月到02 年2 月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從5.67%降至1.98%,降息幅度為369 個基點;從98 年3月到99 年11 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700 個基點,由13%降至6%。與此同時,財政政策也轉為積極化,財政部發行1500 億國債用於基礎設施投資,每年發1000 多億國債支持西部開發,從99 年11 月起征收20%的存款利息稅。同時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推出消費信貸、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鼓勵人們購房買車。這些強力政策的陸續出臺,有效的拉動瞭國內經濟增長,GDP 增速從99 年的7.6%回升到01 年的8.3%,實體經濟的復蘇奠定瞭股市回暖的基礎。
1999 年6 月14 日,證監會官員發表講話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復性的。 6 月15 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規范發展》重申股市是恢復性上漲,要求各方面要堅定信心,發展股市,珍惜股市的大好局面。隨後,管理層還允許三類企業獲準入市。1999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實施,其中明確提出:“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控股的企業,不得炒作上市交易的股票。”至於何為“炒作”,1999 年9 月8 日,證監會出臺《關於法人配售股票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控股企業、上市公司所開立的股票賬戶,可用於配售股票,也可用於投資二級市場的股票。

但在二級市場買入又賣出或賣出又買入同一種股票的時間間隔不得少於6 個月”, 管理層在解除禁令、恢復國企的證券投資主體資格的同時,也限制瞭它們的炒作行為。這一規定被俗稱為“三類企業入市”。第二天,滬指從1590 點上漲到1675 點,大漲6.59%。在1999年以後,由於股市走牛,國企資金入市的情況非常普遍,伴隨取消禁令而來的是長達兩年多的大牛市,上證指數於2001 年6 月14 日創出2245 點的歷史新高。這一階段漲幅居前的板塊基本上都是圍繞與投資相關的資源品和與消費相關的行業展開。伴隨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瞭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由於大牛市的到來及隨後市場歷史性大擴容,使得國有企業資金入市熱情空前高漲,入市力度幾近巔峰,國有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委托理財大肆盛行,紛紛將巨額資金委托券商理財,在行情好的情況下,委托理財的風險沒有暴露,上市公司獲利不少,2000 年至2001 年國有企業委托理財達到高潮。

第五次熊市

2001 年6 月14 日的2245.44 點至2005 年6 月6 日的998.23 點,跌幅56%。

自2002 年起,中國經濟開始啟動GDP 高速增長,2003~2005 年,增速年年都在10%以上,2003 年增長率為10.0%,2004 年為10.1%,2005 年為10.4%,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股市卻不斷走低,2005 年跌落至1000 多點,最低點達到998 點,跌破1000 點大關,與經濟運行周期完全相反。
這是因為2002 年至2005 年,經濟出現過熱,宏觀調控政策開始收緊,2003 年開始,我國進入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上升期。在此期間,貨幣政策雖然名義上仍維持“穩健”的基調,但內涵已逐步表現出適度從緊的趨向。同時太過火暴的股市已經嚴重脫離瞭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居高不下,大量違規行為也不斷被暴露出來,銀廣夏、藍田等事件的發生是當時混亂股市的一個縮影。同時股市的作用被定義為“國企脫困”的一個途徑,大量國企進入股市尋找資金,質量參差不齊,績差股成為這輪熊市中跌幅最大的品種。
2001 年證券市場爆發的第一場地震始作俑者要算中科創業(000048):從節前一周連續5 個交易日跌停板;到元旦後未有任何公告下強行停牌一天;再到1月4日復牌後繼續跌停。在短短幾天內從33.50 元跌至17.86 元,首創連續跌停新低。而與中科創有關聯的萊鋼股份(600102)、歲寶熱電(600864)同期也開始瞭不可遏止的跌停。缺乏業績支撐的莊股炒作神話開始破滅,一個時代告一段落。隨著中科創業的倒塌,銀廣夏、東方電子的偽績優破滅,2001 年起股市步入漫漫熊途,時至2003 年南方證券的被托管、2004 年年初德隆系的崩潰、閩發證券塵埃的不斷擴散,大量上市公司委托理財的黑洞集中暴露。
引起國資委警覺的是南航事件,2005年6月前後,南航巨額委托理財事件東窗事發。委托理財總額高達60億元,南航委托理財的受委托方就是被資產清算的漢唐證券。漢唐證券經查證的虧損有40多億元,根本無力償還南航的巨額款項。2004年中央企業年末委托理財本金餘額為260.3億元,隨著一批證券公司破產清算或被托管,形成不同程度的損失,多數企業股票投資發生虧損。
由於國有企業從事股票、期貨投資和參與房地產市場炒作的現象比較普遍,而且國有企業參與股市、期市投資的風險防范意識低下,並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專業人才,特別是股市委托理財所引發的一系列金融風險,正在通過資金鏈的骨牌效應危及到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有關主管部門不得不再次發出禁令,2004 年3 月,上海國資委頒佈《上海市國有資產營運機構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嚴格限制其歸口國企從事期貨投資、股票投資和委托理財。2005年4 月,深圳市國資委出臺的《深圳市屬國有企業投資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指出,任何形式的委托理財、炒作股票與期貨等“高危行業”,都在禁止之列。規定國有企業不得從事高風險的投資活動(包括進行任何形式的委托理財,炒作股票、期貨等)。
從各上市公司2004 年半年報開始,國企投資資金凈流出要大於凈流入,撤資意圖明顯,這對股市資金面和心理面造成瞭巨大震動。05 年,國資委發文要求央企對已開展的委托理財、股票投資等高風險業務采取措施全面清理。市場將此理解為限制國企入市的信號,由此甚至導致瞭滬深股指出現連續下挫。
2004 年2 月,《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幹意見》即“國九條”出臺,被視為國內證券市場出現以來,政府對證券市場問題最為全面、最為專業的闡述。“國九條”的出臺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政策利好,它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定位和發展方向作出瞭明確的回答。但是如何制定具體的落實‘國九條’的政策,逐步解決資本市場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制度性問題才是市場走出低谷、逐步發展繁榮的根本。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市場並不會產生趨勢性的上揚,短暫的階段性上漲後,市場重回跌勢。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證券市場以融資為目的的市場定位、股權結構分裂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侵占、上市公司質量不高、證券公司頻曝資金黑洞等
問題造成瞭投資者對於股市投資信心的喪失。

對於已經被推上歷史議事日程的股權分置問題,投資者普遍誤讀認為是利空因素,同時對周期性行業的過度擔憂以及基金集中持股的流動性風險這些共同因素推動股市快速下滑。自從2004 年開始,國傢實施宏觀調控,周期性行業陷入困境,中上遊行業的股票領跌,中下遊行業盈利下降持續下挫;基金向消費性及抗周期性行業集中,導致囚徒困境,流動性風險推動大盤加速下跌。低迷的市場環境使投資人對供需因素的變化極端敏感,股改在某種程度上改變瞭投資人預期,這種對未來供給壓力增強的擔憂導致市場進一步下跌。上證綜指從2245 點一路下跌到998 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 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拾荒網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