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我喜歡進攻型技術還是防禦型技術,我說分不同的時候。進攻型和防禦型各有所長,談不上孰優孰劣,隻是在不同的時期占據的主導地位不同而已。就如同進攻華麗的巴西隊,奪得過5次世界杯,而擅長防守反擊的意大利,奪得瞭4次世界杯,兩隻球隊都有自身極大的優點。但無論是進攻型還是防禦型,都需要做到極致,你才能站到世界的巔峰。
在資本市場中,對於大多數技術來說,要根據市場的變化來做出正確的選擇。在市場做多熱情高漲的牛市,一味采用強防禦型技術,可能收益會不甚理想,因為市場的做多熱情被那些高舉高打的股票所吸引瞭,強者恒強。而在行情慘淡,熱點很少的時候,一味采用強進攻型技術,可能更多的以失敗告終。
無論進攻和防禦,我們都強調一個均衡性,即成功率與盈損比。攻擊力十足但防守性不強的進攻型技術,可能在市場不好的時候,攻擊力和成功率都驟降,這時候我們就要重新評估瞭。而防守力很強但攻擊力孱弱的防禦型技術,縱使能夠緩慢獲利,但損失瞭大量時間成本,也不是我們能夠站上世界巔峰的好途徑。好的技術,是要具有伸縮性的,即用某種尺度可以在牛市使用,而使用另外的尺度熊市中也能使用。如果你的技術不具有這樣的伸縮性,那麼就應該選擇正確的時機來使用。
那麼有沒有攻守平衡、可以適用於任何市場的進攻型技術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某隻股票,在相對低位以50%以上的換手率漲停,第二天大幅跳空,高開高走,這時候買入是絕對安全,攻擊力也十足的,這就是把《超級強莊股高位天量後的上天與入地》的尺度發揮到極致的效果。同樣的道理,也存在攻守兼備的防禦型技術,在任何市場中都具有不錯的效果,例如背離的強化解。當進攻中具備強防守、防禦中具備強攻擊,攻守達到極致均衡以後,我們看到的隻是表象不同而已,其實都已經成為瞭一種藝術。
在具備瞭多種進攻和防禦型技術之後,對於一隻股票的每一次大漲大跌,你需要能看得懂原因。或許沒有人能把握住所有機會,但你要具備識別所有機會並且把握住其中的絕大多數機會的能力,隻有當那種時候,你才能成為一個全面的投機大師。
我們孜孜不倦尋求攻守的平衡性,或者選擇攻守時機的正確性,以求更高更快更強。就如同性格與人生一樣,一味進攻,卻不識有時內斂更強大,不識有容乃大;一味防守,卻看不到遠端世界的寬廣。隻有攻守兼備,你的人生才能更精彩。
我們要從心底熱愛我們的事業,感謝上蒼創造的這個時代,讓我們有從事自己喜愛的職業的機會。當你賦予你的工作以靈魂,你會進入嶄新的境界。
以下幾幅為經典買點圖,不作詳解,市場是屬於喜歡領悟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