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有主力,他會故意誤導散戶,讓散戶看不清真實方向,該買的時候賣,該賣的時候買。這樣的行為就是通過策略強加於我們的風險。下面我就來詳細介紹主力控盤的特征,讓散戶看清主力,不受誤導。
什麼是主力?股票中的主力是形容市場上或一隻股票裡有一個或多個操縱價格的人或機構,以引導市場或股價向某個方向運行。
主力控盤類型?要瞭解主力控盤類型,最關鍵的就是要辨別主力的做盤軌跡,進而判斷入場時機,上車吃肉。
1、突然拉高或打壓造成股價階段放量,劇烈震蕩進行吸籌,快速打壓洗盤、V形反轉、拉升。
2、放巨量緩慢推高、高位橫盤、直接拉升。
3、對低位的放量震蕩,推高建倉。
4、放量走出波段形態的上升通道、砸盤破位、縮量做底、拉升。
5、放量震蕩推高高控盤股為深幅的下跌調整、做W底、拉升。
如何判斷股票是否被高度控盤?一般認為,莊股就是被主力有意操控的股票,主力通過大量吸籌,掌握瞭某支股票大部分活躍流通盤,然後擇機拉高股價,吸引其他資金追高,達到高位出貨的目的。
找概念、編題材、造謠言、使詭計、玩隱蔽是主力最拿手的本事,而找主力、跟主力、贏主力卻是股民最甜美的夢想。我在此和大傢分享一下,普通散戶應該如何判斷一隻股票是否被主力控盤。
1、看股東人數。
一般高控盤的個股,股東人數一定是低於1萬的,甚至是低於5000個人,一傢上市公司,股東隻有5000人都不到,當然是屬於高控盤。針對個股可以在股票軟件裡輸入F10,進入股東研究欄目,查看股東人數。
2、個股走勢較為獨立。
對於大多數的股票來說,股價的走勢不僅受到上市公司本身基本面的影響,還要受到大盤整體走勢的影響,絕大多數的股票都是大盤跌,它也跟著跌。但是,對於主力高度控盤的股票來說,則往往會因為場內籌碼集中在主力手中,在大盤下跌的時候,主力往往會為瞭控制成本出現托盤的現象,這樣一來則會出現大盤跌它依舊上漲或是橫盤的情況。
3、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長陽或封死漲停。
當一隻個股的股價在很低的成交量下就能拉出長陽甚至是封死漲停板的話,那大概率是主力已經高度控盤瞭。
4、K線走勢起伏不定,而分時走勢圖劇烈震蕩,成交量極度萎縮。
這種一般是出現在主力吸籌之後的洗盤階段,此時主力已經低位搜集到瞭足夠的籌碼,但因為搜集籌碼過程中引起的股價上漲會導致盤中出現一部分浮籌,此時主力需要在拉升之前進行洗盤。如果股價出現忽高忽低,但是又不跌破下方支撐也不突破上方壓力的話,那基本上可以斷定主力已經達到高度控盤。
5、遇利空打擊,股價不跌反漲,或當天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股價迅速恢復到原來價位。
突發性利空襲來,主力措手不及,散戶籌碼可以拋瞭就跑,而主力隻能兜著。盤面可以看到利空襲來當日,開盤後拋盤很多而接盤更多。不久拋盤減少,股價企穩。由於害怕散戶撿到便宜籌碼,第二日股價又被主力早早地拉升到原位。
如何跟莊?散戶要想從股票交易中獲取利潤最終是靠一買一賣,即低買高賣而獲取差價收益,而我要說的是,主力也不例外,隻不過其方式更為獨特,買賣更為隱私而已,其操作過程一般都是事先選擇某支看好的股票,然後利用資金優勢緩慢地吸納,即進貨,拉升前清洗盤面,最後出貨。總之,低進高出就是主力操作的總體思路。
1、釘牢主力眼籌全過程。
主力一旦選定某支股票,就會動用其財力,進入炒作的實質性步驟一一吸籌。成熟的主力不會輕易進駐某支股票。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主力深知個中的道理。在我看來,主力進貨,猶如廣大散戶一樣,總是力圖以最低的買入價成交,從而降低其購買成本,而此時主力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加以控制,一旦進貨數量過多過急,就會導致暫時的供需失衡引起股價上揚,提高持倉成本。因此,主力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任務:一是盡量避免進貨意圖被暴露,引來搶盤;二是要盡量壓低股票價格。
2、跟在主力建倉結束時。
(1) 散戶跟莊炒股若能準確判斷主力的持倉情況,盯牢一隻建倉完畢的莊股,在其即將拉升時介入,必定收獲豐厚。關鍵問題是如何發現主力已籌碼鎖定。具體來說,某一莊股吸貨時所耗的時間與盤子大小、主力的操作風格、大盤整體走勢有密切的關系,散戶對不同的個股可以根據不同的方法判斷。拾荒網